中国新时期新历史小说中的自我塑造问题

来源 :首都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glittering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1980年斯蒂芬·格林布拉特的《文艺复兴自我塑造:从莫尔到莎士比亚》出版,作为一种理论与批评实践的新历史主义在美国便应运而生,并且在20世纪80年代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和成长。作为最重要的新历史主义者之一,格林布拉特在研究中宣称他自己的批评特征,他主要投向对自我塑造众多实例与模式进行广泛的分析。自我塑造不是仅仅指个体塑造着他们自己,更是意味着文艺复兴文化如何塑造它本身。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中国新时期出现的新历史小说受到了西方新历史主义的影响,本论文正是在格林布拉特的新历史主义理论观照下,探究新历史小说中的自我塑造问题。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对格林布拉特的自我塑造论进行理论上的概述,他的研究对西方新历史主义文学批评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第二部分详细分析了格林布拉特关于自我塑造中三重作用力的研究:(一)自我约束力,即个人意志力;(二)他人力量,主要包括权威和异己两个因素;(三)关于人类个性作为一个可操控的塑造过程的自我意识,也就是指示自我形成的方式。第三部分是关于自我塑造在中国新时期的新历史小说中的体现,根据第二部分所涉及到的三重作用力来分析新历史小说是如何完成自我塑造的,使我们认识到新时期中国小说家们对主体的思考与尝试。
其他文献
蓖麻经丝绸之路从印度传入中国。蓖麻最早传入的文献记载,前人多依《新修本草》,认为始于唐代,也有学者推论为南北朝时期的《玉篇》。文章通过爬梳史料发现,蓖麻首见于西晋吕
菲律宾华文文学中的异族想象,是那些生活在菲律宾的华人,对于自身异地生存经验的一种表述与描绘。这种异族叙事不仅源于创作主体对于“异族”的想象,同时,创作主体的想象方式与叙
<正>哲学来自于惊异,开始于追问。教育哲学追根溯源也来自于对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这一问题的永恒沉思与无尽回答。而教育的自我意识与自我反思也一直是教育的"第一推动力"
英国数字政府建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文章基于政策系统分析视角,从"战略-工具-结构"三个层面详细讨论了英国25年来数字政府政策系统的变迁与进展。研究发现,在战略层面,
针对我国国情,依据机电一体化的设计思想,对自动精密切割机的整体造型、机械结构和控制系统进行了分析设计,真正实现了机械与电子的结合。机械设计主要完成了切割机主体部件
文学的发展与文学杂志有着密切的关系,文学杂志既是文学的载体之一,又是文学史的组成部分,因而对文学杂志的研究就具有了多重意义。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期刊研究作为探究文
《藏山阁诗存》(以下简称《诗存》)是钱澄之对自己年轻时期人生经历的诗化记录,这部诗集不仅是他创作中的精品,而且具有重要价值,因此他本人亦对之十分重视,认为其中关于天时
<正>"这是将剔犀与陶瓷结合的罐子。"绛州剔犀鬃饰技艺传承^何鹏飞坐在展厅入口处的第一个位置,现场摆放的,是碗、首饰盒、茶叶罐等物品,"我们现在从工艺品开始转做生活日用
近十几年来,上海市居民收入呈现上升趋势,同时,上海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不断扩大。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包括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不同步、经济增长对城乡收入的双向影响、农村
本文以郑敏关于诗歌理论的论述和诗歌创作为依据,揭示了郑敏诗学理论的内在核心,——“语言——生命”诗学观,分析了这一诗学观的理论建构、西方理论来源,并使用叶维廉“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