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福建省云霄县列屿镇城内村为中心展开的田野调查,通过追溯当地牡蛎养殖业的发展历程,考察由社会和生态环境因素下,牡蛎从自给自足的食物转换为商品的角色转换过程。传统养殖方式的“珠蛎”逐渐衰微,新兴人工养殖方式的“牡蛎”日益兴起,在比较两种不同养殖方式的牡蛎消费情况后,分析“珠蛎”在传统村人生活中的消费模式;探讨“牡蛎”加工业对如今村人生活的影响,而“牡蛎”贸易又是如何将城内村与世界市场联系起来的。 本文的结论是:城内村在市场需求的强烈影响和牡蛎养殖技术改进这两种动力的共同推动中,牡蛎的消费主体发生了转化。“珠蛎”在传统村人生活中的消费体现为整体上的重要性;“牡蛎”加工业对于村人生活,更多的体现为经济方面的功能,而“牡蛎”贸易是为满足世界不同地区人们的不同口味偏好和饮食习惯。饮食习惯和消费模式的变化,导致人们更加依赖于市场,与外部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在反思当下社会的消费和饮食文化时,应当关注海洋环境的急剧变化和食品安全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