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节事影响下的城市形态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ah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重大节事对于城市形态之影响力日益明显,不仅涉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城市形象等方面的影响,更与节事设施的空间布局、城市土地利用、城市基础设施等方面密切相关。本论文以重大节事为切入点研究城市形态,并在研究大量案例的基础上归纳和总结重大节事影响下的城市形态演进的特征和规律,是对现有城市形态理论研究的必要补充。此外,在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本论文以广州城市为研究对象,分析建国后广州城市发展和形态演变与重大节事之间的关系,归纳重大节事影响下的广州城市形态演变特征,是对实践经验的必要总结。在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论文进一步提出重大节事影响下的城市建设策略,是对今后城市发展的指引和借鉴。各章的主要内容如下: 第1章绪论,阐释了部分相关概念;回顾了重大节事与城市的理论发展过程以及研究现状;界定本论文的研究对象为两部分:重大节事影响下的城市形态和重大节事影响下的广州城市发展及形态;解说了论文的研究方法、目标和意义;从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并行的角度,提出本论文研究的框架结构。 第2章探讨了重大节事与城市发展的关系。重大节事是城市经营的重要手段,对城市总体经济、相关产业、社会结构等非物质层面有着双重的影响;同时,重大节事对城市建设具有重要的触媒作用,与实体形态、空间形态等物质层面有着密切联系。本论文研究的重点,即是重大节事影响下的城市物质层面的形态演变特征,非物质层面所体现的特征是研究的基础与重要依据。 第3章对重大节事与城市建设的关系发展历程进行梳理,论文将其归纳为四个历史发展阶段:初级阶段、发展阶段、融入城市整体建设阶段、融入城市可持续发展建设阶段,并指出节事建设的模式由此经历了“以节事举办为主导”——“以城市发展为主导”的转变,两者的差别体现为发展策略、建设模式、投资权重等多方面决策的差异性,也对城市后续发展起到关键性影响。 第4章、第5章和第6章的核心为重大节事影响下的城市形态演变特征研究。论文建立了重大节事影响下的城市形态研究的理论框架,即:两维度、三要素、三层级。第4章从重大节事与城市形态的关联性角度研究:即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时间维度与节事相关,包括重大节事前期阶段和后续阶段;空间维度与城市相关,包括新城建设与旧区更新。通过案例分析,总结两个维度四个坐标的特征以及相应的建设策略。第5章从重大节事对城市形态产生影响的具体方面研究:即节事设施的空间布局、城市土地利用和城市基础设施三个要素,总结各要素的特征和相应的建设策略。第6章对重大节事对城市形态产生影响范围的角度研究:即区域、城市和区段三个层级,总结各层级的特征和相应的建设策略。 第7章、第8章研究重大节事影响下的广州城市形态演变。第7章对广州现代的城市形态发展进行了概述,并通过对重大节事的举办过程与后续发展的详细论述与分析,归纳出广州城市形态在重大节事的影响下如何发生变化;此外,还对城市形态演变的过程中节事建设与城市规划的关系进行了比照,分析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两种方式的特点。第8章以“两维度、三要素、三层级”的理论框架作为分析的基础,以大量历史及年鉴资料为依据,对广州城市形态演变特征进行了具体归纳。两维度特征主要包括:重大节事前期阶段对广州城市形态的影响以显性为主,但地段和周边地块的后续发展普遍经历了漫长的调整周期;重大节事与区位的关系显示出新城建设为主导的特征等。三要素特征包括:广州重大节事的设施空间布局模式体现“单中心”向“多中心”模式的转变趋势;重大节事引发土地利用结构的改变、土地超常增值,节事地段“边界效应”明显等;并以九运会为例,指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超常发展,不过与其它城市相比较仍属于理性范围;另外,通过具体地段的分析,指出节事形成的新尺度空间公共纽带效应不足等问题。三层级特征包括:重大节事促进周边城市联动发展的关键支撑在于广州区域交通设施的不断升级;数次节事选址以新城建设、促进城市拓展空间架构为主,并经历了从城市核心区到城市边缘再到城市近郊的选址阶段,城市空间结构形态呈跨跃式发展;节事对区段形态演变的启动效应明显等。 第9章对论文的结论、创新点进行了总结,尤其对于重大节事影响下的城市建设策略提出建议。明确倡导“为了城市的节事建设”的基本思路,并通过“基于城市持续发展”的建设模式和“基于节事资源整合”的建设模式来体现;同时,进一步提出“反向功能转换”、促进城市空间结构形态的紧凑发展、空间布局的重叠性与延续性相结合、扩大节事之间的叠加效应等建设策略。论文最后提出本课题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其他文献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村镇发展已成为我国实施的“十二五”规划中下一阶段国家建设发展的重点。我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推
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和建设量的剧增,建筑日益增加的能耗对我国迫切的能源需求和绿色生活环境构成的压力不容小觑。我国政府及研究机构从政策制定到城市建设的各个环节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医疗观念增强,医疗机构的建设状况也呈现了飞速的发展。随着医院设备和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医院建设的标准也随着人们医疗需求的提升而提升,医疗建设成本也在不
长期以来,受城乡“二元化”的发展模式影响,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与规划建设一直落后于城市。其中,农村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一直是规划编制的盲点,其设施建设更是缺乏系统性。针对我国
对于室外公共空间环境的设计,设计师们往往把焦点都集中于总平面的布局设计、功能分区、交通流线以及景观设计等等方面,而很少注重室外热环境的设计,没有针对室外环境中的人体热
目前我国城市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快速城市化进程,随着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纵深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战略的深化实施,城市发展中的多元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