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孙中山从近代中国社会的时代背景出发,结合自己长期从事革命与建设的经验反思,提出了他的心性文明思想。所谓心性文明是指从人内心道德层面入手而谋求国民自我觉悟与精神进步,进而完成改造与富强国家的社会政治理想的方案。孙中山心性文明思想的主要内涵有:恢复固有道德,改良国民人格,倡导互助、合作、合群的道德,倡导利他、服务的人生观,发扬自由、平等、博爱的人道主义,发扬王道文化,恢复固有知识和固有能力,培植先进的政治心理,加强政治道德,培养革命精神。孙中山主要从四个方面建构其心性文明思想:以中西合璧为坐标,因袭吾国固有之思想,规扶欧洲之学说事迹;以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的三民主义为依据;以心理建设为主途:用人人的方寸之地做基础,破知易行难,立知难行易;以大同之治为归宿:追求振兴中华、驾乎欧美的中国之大同和世界和平、人类进化的人类之大同。心性文明思想是孙中山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意义与深远的影响。它不仅承接与发展了中国传统心性文明思想,推动了我国近代心性文明建设,而且更为我国当代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与有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