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黄褐斑皮损颜色、皮损部位、黄褐斑面积及严重程度评分(MASI)与中医证型及脏腑证素的相关性。方法:1.运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设计统一问卷调查表,收集180例女性黄褐斑患者的资料。2.按照黄褐斑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将其分为肝郁气滞型、肝肾不足型、脾虚湿蕴型、气滞血瘀型四型。3.借助现代科学技术(Fabio Meneqhini面颈部分区图、德国RAL国际标准色卡、MASI),结合中医面部望诊理论(颜面色部法、二维坐标矩阵法、色部中心坐标定位法),对黄褐斑患者的皮损颜色、皮损部位及严重程度等进行调查。4.利用Excel2003软件录入患者信息,并运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黄褐斑中医证型与皮损颜色存在对应关系,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肝郁气滞型与淡褐色、肝肾不足型与深褐色、脾虚湿蕴型与灰褐色、气滞血瘀型与黑褐色相关联。2.黄褐斑中医证型与"Fabio Meneqhini面颈部分区图”部分皮损部位存在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①肝郁气滞型患者的皮损部位可见于"Fabio Meneqhini面颈部分区”颧骨区(双侧)、颞区(左侧)、颧弓(左侧)、眶下区(左侧);②肝肾不足型患者的皮损部位可见于"Fabio Meneqhini面颈部分区”额区、颊区(右侧)、腮腺区(左侧)、颊区(左侧);3.黄褐斑中医证型与MASI评分存在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中医证型MASI的相关顺序为:气滞血瘀>肝肾不足>脾虚湿蕴>肝郁气滞,两两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颜面色部法”、“二维坐标矩阵法”、“色部中心坐标定位法”皮损部位及其与中医证型、脏腑证素的关系:①中医证型在“颜面色部法”各皮损分区的构成比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中医证型在“二维坐标矩阵图分区”肺区(FL2、FL1)、脾区(PL2、PL1、PR2)、肝区(GR1、GR2)部位的构成比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其他皮损部位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中医证型在“色部中心坐标定位分区”小肠区(左XC、右XC)、大肠区(左DC、右DC)部位的构成比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其他皮损部位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黄褐斑的皮损颜色、Fabio Meneqhini面颈部分区图”皮损部位和MASI有可能可以作为黄褐斑中医辨证分型的诊断依据之一,为简化黄褐斑中医辨证提供了客观依据。2.黄褐斑中医脏腑理论的研究:①黄褐斑患者其皮损部位所对应的病变脏腑色部部位,与中医面部分候脏腑理论不完全符合。②黄褐斑的发生,除与肝、脾、肾三脏密切相关,可能涉及肺、心、大肠、小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