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通过回顾性研究,观察经过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采用闭合复位方法治疗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分析发育性髋关节脱位闭合复位后髋臼发育变化的特点和规律,探讨复位后影响髋臼发育变化的因素及其方法治疗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可行性,总结闭合复位方法的优缺点,找出复位后出现并发症的原因及预防方法,为提高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治疗疗效提供参考。方法:随访2010年1月-2014年12月份在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就诊的共计50例采用闭合复位方法治疗的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患儿,全部为单侧患病,年龄为3-24个月,以年龄为单位进行分组,共计4组,分别为3-6个月、7-12个月、13-18个月、19-24个月组,以同期健侧髋关节与患侧髋关节进行对照分组,采用四级功能评定标准进行临床疗效评定。动态观察测量各年龄组患儿的健侧与患侧髋关节的髋臼指数(AI)及髋臼深度与宽度的比值(AI(D/W))的数值变化情况,随访时间为一年,每三个月测量一次(复位前、复位后的1-3个月、4-6个月、第7-9个月、10-12个月)。分析各年龄组、各观察间期健侧、患侧髋臼发育的特点和规律,比较各个年龄组和各时间观察点健、患侧的髋臼发育的差异性。所有数据资料统计处理采用SPSS19.0来完成。结果:共计50例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采用闭合复位方法12个月后的功能评价结果显示,优27例,良14例,可3例,差6例,总体优良率为82.00%。患侧AI平均由37.48°下降至26.77°,平均减少了10.07°,AI(D/W)平均由20.34%上升至30.43%,平均增长了9.20%,患侧的AI的下降速度、AI(D/W)的增长速度均快于健侧。一年内患侧AI的平均下降度及AI(D/W)的平均上升度比较:1-3月、10-12月的AI的下降速度及AI(D/W)的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其他期间,1-3月与4-6、7-9月之间AI的下降速度及AI(D/W)的增长速度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10-12月与4-6、7-9月之间AI的下降速度及AI(D/W)的增长速度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一年内各年龄组患侧AI平均下降度和AI(D/W)平均增长度比较:3-6月龄组、7-12月龄组的的AI的下降速度及AI(D/W)的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其他月龄组,3-6个月龄组与13-18月龄组、19-24月龄组AI的下降速度及AI(D/W)的增长速度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7-12月龄组与13-18月龄组、19-24月龄组AI的下降速度及AI(D/W)的增长速度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3-6月龄组与7-12月龄组、13-18月龄组与19-24月龄组AI的下降速度及AI(D/W)的增长速度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闭合复位的保守疗法治疗发育性髋关节脱位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保守疗法仍然值得推广和应用。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患侧髋臼发育速度明显快于健侧。闭合复位后的1-3个月、10-12个月是患侧髋臼发育的高峰时期,年龄在12个月以内的患儿患侧髋臼发育速度最快,年龄大于12个月的患儿患侧髋臼发育较缓慢。总之年龄越小患侧髋臼的发育速度越快,其治疗效果越好。初诊年龄、脱位程度,是否同心圆复位是影响髋臼发育速度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