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不育中Y染色体微缺失的研究

来源 :安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n65432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检测Y染色体微缺失在特发性无精和严重少精症患者中的发生情目的:检测Y染色体微缺失在特发性无精和严重少精症患者中的发生情况、缺失类型及特点,了解Y染色体微缺失在本地区的发生率;应用毛细管电泳技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从而正确指导临床。 方法:对不育男性进行精液常规检查,按WHO推荐的标准3次检查结果均为无精或精子密度<500万/ml,排除染色体异常、激素水平异常以及梗阻者,共33例(均就诊于安徽省立医院生殖中心),其中4例为无精子症,严重少精症29例。抽患者的外周血提取DNA,利用Y染色体微缺失检测系统,每次均设立正常男性阳性对照和女性阴性对照,进行PCR扩增,分别运用毛细管电泳、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对照阅读扩增产物,判定有无缺失存在以及缺失类型。 结果:33例患者中有9例发生了Y染色体微缺失,发生率27.27%。特发性无精症4例,其中3例发生缺失,1例为B区SY134缺失,1例为A、B、C、D四区同时缺失,15个位点中的13个发生缺失(除外SY84、SY145),经睾丸穿刺病理证实为唯支持细胞综合征(sertolicell-only syndrome,SCOS)。1例为B、C、D三区同时缺失(SY143、SY242、SY254、SY255、SY239、SY152)。特发性严重少精症29例,发生AZF缺失6例,其中4例同时发生C、D两区缺失,另2例分别发生在B、C区。在9例缺失病例中,有6例为SY254(C)、SY242(C)、SY255(C)、SY239(C)、SY152(D)同时缺失,其他3例均为单一(C区SY239,B区SY128,B区SY134)缺失。AZFd区(SY152)缺失发生6例,但无单独缺失,它的缺失形式与AZFc耦联在一起,在缺失病例中占66.66%,经统计学分析AZFc、AZFd与其他区域缺失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意义。在特发性无精子症中AZF发生率比严重少精子症患者高,其差异显著。毛细管电泳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及灵敏度,对琼脂糖电泳分离清楚的条带,二者阅读结果一致,对琼脂糖凝胶电泳图上的模糊条带,毛细管电泳图上能清晰表达,因此减少假阳性和假阴性率,提高了Y染色体微缺失诊断的准确率。 结论:本地区特发性无精症和严重少精子症患者中,Y染色体微缺失的发生率为
其他文献
内蒙古自治区平庄矿务局西露天煤矿自建矿以来,工作邦多次发生滑坡,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严重的影响该矿的安全生产。产生滑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由于岩层中的水压过大所致。
目的:探讨研究光氧化反应处理后的牛颈静脉带瓣管道的外观形态、组织稳定性及流体物理性能的特征,及体外的抗钙化性能。 方法:取新鲜牛颈静脉带瓣管道24根,分为光氧化反应处理
本课题旨在通过分离与筛选产生IBD或与IBD相关的特异性T淋巴细胞并克隆,将HSV-tk基因通过腺病毒载体导入该细胞克隆,回输IBD大鼠体内,注入无毒性前体药物GCV,通过自杀基因的杀伤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加强个人诚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对加强个人诚信体系建设作出部署.rn《意见》要求,要加强个人诚信教育.
期刊
从2013年10月, 城区二中被商洛市教育局定为课堂教学改革试点学校后,11月份正式启动了“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推广工作,现已初步形成了具有本校特色的“134”教学模式
期刊
题记:教育有没有活力,关键要看学校有没有活力。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把学校作为基本立足点,建立以学校持续健康发展为导向的工作机制,最大程度地激发学校作为教育“细胞”的活力。柞水县城区三小初步构建以五大管理体系为基础的现代学校制度,为学校持续健康发展装上了强大引擎。  好管理是教育教学的保障,柞水县城区第三小学以立德树人“四新四大”工程之“新标准·大规范”为指导,建立了“校长、副校长
期刊
1994年的新春,“首届全国亿元乡(镇)、村文艺节目展播”活动在山西电视台“五彩缤纷”节目中现场直播与观众见面。在这次有北京、上海、河北、河南、山西、广东、江苏、四川
目的 探讨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颈动脉颅外段及手指小动脉病变特点,为脑卒中的预防提供临床指标。 方法 对 71 例高血压合并缺血性卒中患者、30 例高血压患者及 38 例健康对
2015年,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陕西省教育厅在全省义务教育学校广泛开展了立德树人“四新四大”活动,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新要求·大实践”、课堂教学改革“新
期刊
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克丰6号简介克丰6号小麦新品种由黑龙江农科院小麦研究所以克85F’一869/克85F。一784选育而成,原品系代号为克90一514。1995年2月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确定在黑龙江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