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搭建联系中国传统建筑与当下建筑活动的桥梁——作为一个专业理想,成为几代中国建筑师,建筑理论家穷尽毕生研究努力的方向。然而目前的事实却是严重的脱节:中国传统建筑不但无力提供当下建筑活动的支点,甚至还退缩到修复,保护的局部范围内。如果追溯历史的话,还可以发现屡次复兴都以失败告终,这其中当然有其他因素的原因,但反复如此,难免令人起疑:前人搭建的大桥,路还通吗?
本文借用的西方建筑学理论范畴:建构学理论在自我的历史梳理中认了法国结构理性主义为祖宗;而中国传统建筑最主要的审美角度——结构审美,也是营造学社成员(梁思成,林徽因等)将结构理性主义的观点嫁接过来后形成的。这一历史事件不禁让人浮想联翩:如果以建构理论审视建筑的角度来审视中国传统建筑的一支:北京四合院建筑,是否会重演历史?
本文首先疏理了建构理论的诸种观点、角度,追索它们演变发展的过程。从中整理出建构理论的关键词,并借助关键词的再次整理看出建构理论依然处在西方建筑学发展的轨迹之上:与人相对应,树立“建筑”这一内在于建筑之中的对象,将其物化以供观看、感受,并在不断的赋形中追求能够产生诗意的形态。尽管诗意与否难以评判,但建构的诉求在于建筑基本的表现能与人的心理发生关联。由此确定了本次研究考察四合院建筑的基本角度:表现。
进而考察四合院建筑的材料表现。四合院建筑主要使用木,砖,石,瓦四种材料。通过分类统计,可以看出这些材料仅被以最基本的特性使用,目的是使房屋被建造。而其的所表现与建构通常的所表现无关,无论是色质,形状,还是位置,都是非建筑信息的表现。在本文的观察中,可以将这些信息确定为等级,说法,历史,比喻等等。由此确定,材料不是四合院建筑的表现对象。
再进而考察四合院建筑材料连接的表现。通过对在建构讨论中常出现的三类材料连接的考察,可以看出连接在四合院建筑中的两种境遇:一是被掩盖;二是不表现。连接在建构的讨论中具有产生“建筑”意义的重任,其在四合院建筑的落马表明了“建筑”的不在场,无论是“建筑”的构造还是“建筑”的组成,都不在场。作为替代,在四合院建筑中出现了感官和意象的意义,证据是木连接处的彩饰叙事,砖连接对效果的追求和屋顶与其他部位连接时的复杂处理。
最后扩大/缩小范围,考察上述两点在具体四合院中的表现情况(空间范围是扩大了,但因为考察对象是具体的,所以又可以说是缩小了)。首先是前两章结论的再次验证;其次综合看来,以图案,形状,色彩为对象的观看远大于以材料,结构为对象的观看。这三者的作用在于提供等级/说法/比喻/效果/感官的表现,同时划分不同的空间范围,带来心理的变化。对于四合院(或者说中国人)而言,这显然才是建筑需要提供给人的信息。
通过以上三步考察,可以明确看出四合院建筑并没有表现结构理性的美,甚至可以说是没有表现这种美的意图,反而对结构材料等“建筑”以外的事物给予了充分的表现。也就是说,四合院建筑使用色彩,图案,形状,区域等手段表现了等级,说法,历史,比喻等对象。与建构的表现过程不同,这些对象不内在客观,它们本身也是人构建的,所以能够被人直接接受,不会存在建构在表现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真实性,清晰性等等。
尽管这一结论并不能够立刻被扩大到中国传统建筑的范围,但它提供了一个切入点,不同于结构审美观看中国传统建筑的切入点。通过这一切入点,我们可以认识到北京四合院建筑是被充分感官化的建筑,其所表现的是生活的享受与社会的位置,与此无关的都不在表现范围。
也可以通过这一切入点对中国传统建筑开展一些猜想:中国传统建筑并不表现结构的美,这是一种误读的结果;中国传统建筑表现的是等级,说法,历史,比喻;单纯考虑空间,结构,材料等西方建筑学惯常讨论的对象都是无效的,只有与说法,比喻,历史等发生关系,并以其为角度,前者们才能进入中国传统建筑的讨论范围……当然,这些都需要进一步的工作验证分析。从这个方面讲,本文只是一个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