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目前乳腺疾病中微钙化的形成机制尚未十分明确,但有研究表明,乳腺微钙化与乳腺上皮细胞发生上皮间质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相关。而且伴有微钙化的乳腺浸润性癌转移风险更高、预后更差。这也是目前被国内外广泛接受的一种观点。目的:乳腺微钙化灶通常被认为是早期乳腺癌的常见影像学表现之一。本实验以各类乳腺微钙化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乳腺中微钙化与EMT之间的关系,为各类乳腺微钙化的形成机制提供相关线索,并通过分析乳腺浸润性癌微钙化的临床特征,探究这类患者的预后及复发转移风险。方法:1.收集“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乳腺外科”2013年至2017年期间,“乳腺浸润性癌微钙化、乳腺导管内癌微钙化、乳腺良性疾病微钙化及乳腺浸润性癌无钙化”四类患者的术后标本各25例,并按类分为四组(Ⅰ组:乳腺浸润性癌微钙化组、Ⅱ组:乳腺导管内癌微钙化组、Ⅲ组:乳腺良性疾病微钙化组、Ⅳ组:乳腺浸润性癌不伴钙化组)。2.将四组标本的石蜡包块进行切片,分别用Ⅲ型胶原蛋白抗体、Catenin抗体、Run X2抗体、ALP抗体、BMP-2抗体、OPN抗体对各组病理切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3.镜下阅片,将各个抗体表达强度分为四个等级,分别为阴性(-)、弱阳性(1+)、中等阳性(2+)、强阳性(3+),并分组记录数据进行分析,成对比较四组标本实验结果,分析四组间发生EMT的差异。将Ⅰ、Ⅱ、Ⅲ组归为微钙化组,Ⅳ组为无钙化组,比较微钙化组与无钙化组发生EMT的差异。统计学采用SPSS 22.0软件完成。4.收集乳腺浸润性癌微钙化组及乳腺浸润性癌无钙化组这两类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两组间的年龄、组织学分级、分子分型、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状况、免疫组化指标的差异。统计学采用SPSS 22.0软件完成。结果:在100例入组的病例中,乳腺浸润性癌微钙化组(Ⅰ组)、乳腺导管内癌微钙化组(Ⅱ组)、乳腺良性疾病微钙化组(Ⅲ组)、乳腺浸润性癌无钙化组(Ⅳ组)各25例。(1)通过对四组标本免疫组化结果的比较得出:在间质中Ⅲ型胶原蛋白抗体、ALP抗体、Catenin抗体、OPN抗体的分布在四类乳腺类型上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上皮中ALP抗体、OPN抗体的分布在乳腺类型上有统计学差异;BMP抗体、Run X2抗体的分布在乳腺类型上无统计学差异。(2)进一步各组成对比较得出:在间质中Ⅲ型胶原蛋白抗体、Catenin抗体的分布情况为Ⅰ组>Ⅳ组、Ⅱ组>Ⅳ组、Ⅲ组>Ⅳ组,ALP抗体的分布情况为Ⅲ组>Ⅳ组,OPN抗体的分布情况为Ⅱ组>Ⅰ组、Ⅲ组>Ⅰ组、Ⅱ组>Ⅳ组,并均有统计学差异。在上皮中,ALP抗体的分布情况为Ⅳ组>Ⅱ组,OPN抗体的分布情况为Ⅰ组>Ⅲ组、Ⅱ组>Ⅲ组、Ⅳ组>Ⅲ组,并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余组别成对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3)通过比较微钙化组与无微钙化组得出:间质中Ⅲ型胶原蛋白抗体、Catenin抗体、ALP抗体的分布情况为微钙化组>无微钙化组,并具有统计学差异。在上皮中,ALP抗体的分布情况为微钙化组<无微钙化组,并具有统计学差异。余BMP抗体、Run X2抗体、OPN抗体的分布在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4)对比乳腺浸润性癌微钙化组与乳腺浸润性癌无钙化组的临床特征得出:分子分型、腋窝淋巴结转移状况、Ki-67表达在两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年龄、肿瘤大小、肿瘤组织学分级、ER、PR、Her-2表达在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1.乳腺微钙化组中Ⅲ型胶原蛋白抗体、Catenin抗体、ALP抗体的分布较乳腺无钙化组高,提示乳腺微钙化组发生EMT的程度较乳腺无钙化组高。2.乳腺浸润性癌微钙化、乳腺导管内癌微钙化、乳腺良性微钙化之间发生EMT的程度无明显差异。推断EMT与乳腺疾病的恶性程度无明显相关性。3.伴有微钙化的乳腺浸润性癌与无钙化的乳腺浸润性癌相比,更容易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Ki-67表达更高,Luminal A型更少,Luminal B型更多。提示伴有微钙化的乳腺浸润性癌比无钙化的浸润性癌复发转移风险更高,预后更差。微钙化可作为临床乳腺癌预后不良的一种因素。4.当乳腺癌间质微环境中Ⅲ型胶原蛋白、Catenin、ALP表达增高时,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发生几率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