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然界的生物几乎都不可避免的存在种的退化现象。本实验室长期使用替代寄主——黄粉虫(Tenebrio molitor Linnaeus)大规模饲养川硬皮肿腿蜂(Scleroderma sichuanensis Xiao),多代以后,川硬皮肿腿蜂在林间搜索能力和寄生能力都有所下降,对双条杉天牛和花椒虎天牛等钻蛀性害虫的防效降低,防治成本增加,因此对川硬皮肿腿蜂进行复壮技术的研究,提高肿腿蜂的防治效果就成了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本试验主要是从川硬皮肿腿蜂的退化状况、野外川蜂和实验室川蜂在形态上和遗传上的区别等方面来安排实验,通过用川硬皮肿腿蜂的原生寄主——双条杉天牛来达到复壮的目的。 在对川硬皮肿腿蜂退化程度的测定中,得实验室18代蜂、19代蜂、20代蜂的搜索成功率分别为50%,46.7%,40%,寄生率分别为40%,40%,30%。经显著性检验,三代蜂的搜索寄生能力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明显可以看出,川硬皮肿腿蜂对双条杉天牛的防治效果随着用替代寄主饲养代数的增加在逐渐下降。 在得出野外蜂与实验室18代蜂搜索寄生能力存在一定差异的基础上,进行了野外蜂和18代蜂在外部形态和酯酶同工酶方面的区别研究。双筒解剖镜观察未见两者在外部形态有区别。扫描电镜观察触角感器,发现两者在板形感器的分布上存在区别,野外蜂的板形感器分布范围明显比18代蜂广。而对野外蜂和18代蜂作酯酶同工酶电泳分析,发现两者的电泳图谱是相同的,说明它们在内部遗传上未表现出差异。 本研究使用川硬皮肿腿蜂的原生寄主双条杉天牛对川蜂进行连续几代的复壮,包括双条杉天牛的饲养和复壮两方面内容。在双条杉天牛的实验室饲养过程中,发现该天牛各虫态出现的时间均比野外环境下早10天左右。通过人工饲养双条杉天牛,对川蜂进行连续三代复壮试验,得出3:1是较适的放蜂比,并得到了大量的复壮后的川蜂,用作实验室大规模繁殖的种蜂。 为了减少工作量,使复壮更简便,进行了人工饵木复壮技术的研究。分别在软纸做成的人工饵木中放入黄粉虫蛹和双条杉天牛幼虫,通过试验得到结果:人工饵木黄粉虫复壮的方法不能使川蜂的搜索寄生率提高,不能达到复壮的效果。而人工饵木天牛复壮的方法使复壮后的川蜂搜索寄生能力提高,寄生率达到83%,能很好的达到复壮川蜂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