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干旱、洪水、热带风暴、地震、飓风等极端气候的频发及其对人类生存生活带来的巨大威胁使得人们更清楚地认识到人类正面临着应对环境问题及气候危机的持久战。而环境问题及其解决途径往往关系到一个国家的根本经济利益,甚至还会涉及该国的政治立场及国家安全,因此如何选择应对气候危机的途径成为了这场持久战胜败的关键。运用“基于市场的工具”来解决由于市场经济下市场失灵所造成的环境负外部性问题逐渐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认可。而排放权交易体系自其提出以来以其在欧美的实践经验逐渐被证明为是一个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缓气候变化的高成效、低成本的途径,在世界各国得到广泛运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在明确了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就全球气候问题所应当承担的共同但有区别责任的基础上,确立了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并引入了排放贸易、联合履行及清洁发展机制三大灵活性履约机制。而在国际社会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应对气候危机的各项努力中,欧盟及其各成员国始终扮演了先行者的角色。2003年,欧盟为实现其在《京都议定书》项下的温室气体减排承诺,颁布了排放权交易体系指令,在欧盟各成员国及冰岛、挪威及列支敦士登启动了排放权交易体系,成为目前全球适用范围最大的排放权交易体系。其于2008年将国际航空运输业纳入该交易体系的范围,并于2009年通过对排放权交易体系指令的第四次修订启动了范围较大的体系改革。欧盟排放权交易体系的机制设置及实践经验值得各国借鉴。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一方面在国际社会应当坚持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另一方面也应当认识到温室气体高排放量对于环境的影响,在全国范围内加快引进排放权交易体系。在我国构建排放权交易体系的过程中,不仅应当借鉴欧盟经验,同时也应当认识到我国自身的特点,结合各省市开展的排污权交易及自愿减排交易试点的经验和不足,建立起与国际实践相接轨,同时又能体现中国特色的全国性排放权交易体系,以更好地应对气候危机。本文第一章在概括介绍了气候危机的现状及其形成的主要原因后,提出了采用排放权交易体系这一基于市场的工具应对气候变化的可行性及其优势。第二章细致地介绍并分析了欧盟排放权交易体系这一当前全球适用范围最广的强制排放权交易体系。而本文第三章则分析了我国借鉴外国实践经验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排放权交易体系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