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对古籍中肾藏象相关内容的文献研究,详寻肾藏象学说的古籍内容,进行搜集整理、摘列分类、提炼归纳、总结研究;在全面认识古代肾藏象学说的基础上,整体把握肾藏象学说的理论内涵,阐述肾藏象学说的理论内容,以及肾藏象学说在临床中的应用,为肾藏象学说的理论研究、实验研究提供参考,为肾藏象系统脏器组织临床病变的诊疗提供指导。 方法: 1.摘录原文内容:参考《四库全书》、《中国中医古籍总目》、《中国医籍大辞典》、《中国医籍通考》、《宋以前医籍考》等古籍书目,集合符合纳入标准的历代名医著作;通读古代医籍文献,全面摘录与肾藏象内容相关的原文资料,学习、认识、理解与肾藏象内容相关的古代医籍文献资料的基本内涵和基本精神。 2.归纳原文内容:参考现代医家对肾藏象相关文献的阐释,进一步理解肾藏象相关文献的基本内涵和基本精神,进而对已摘录的与肾藏象相关的文献原文进行分类、整理、研究,对古代文献典籍中的肾藏象内容进行归纳,系统整理古代文献典籍中的“肾藏象理论”相关内容。 3.讨论与创新:在对古代文献典籍中的肾藏象理论深入研究的前提下,综合历代文献典籍的肾藏象理论内容,结合部分现代医家研究成果和现代医学内容,对肾藏象理论中的不同观点进行阐释、辨析,并补充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结果: 1.古人对“肾”颇为重视,并且已经认识到肾脏器的数量为二,并对其位置、形状、质地等都有明晰的认识,而时至清末,对肾脏器的解剖认识更贴近于现代医学;古人对肾脏器解剖的认识,是一个对“肾”的解剖与生理功能相结合的探索过程,是肾藏象学说的基础。 2.古代医家认为,与肾脏器相连的经络有与其直接相连的足少阴肾经经脉、足太阳膀胱经经脉、足少阴肾经经别、足太阳膀胱经经别、督脉;还有与其间接相连的冲脉、阴跷脉等。古代医家还认为肾脏器通过肾经、膀胱经与膀胱表里相连;通过任脉、冲脉、督脉与胞宫相连;通过足少阴肾经经脉、经筋、足太阳膀胱经经脉、络脉、督脉、冲脉等与二阴相连;通过肾脏本经经络、足太阳膀胱经、督脉、脊柱等与骨、髓、脑相连;通过足太阳膀胱经经脉与耳相连。围绕肾脏器构筑了一个由经络紧密连接诸多器官、组织的“藏”系统。系统内各器官、组织一起奠定了肾藏象系统“形”的物质基础,并一起完成了肾藏象系统的生理功能。 3.古代医家所论述的“形”之病证,包括了多种肾藏象系统中组织器官的形体变化。究其病因病机,多因肾之精气亏损日久,累及“形”而致脏腑组织器官发生结构变化,其中暗含“气”损—“形”伤的病理变化机制,在治疗中可以通过养“精”益“气”之法,以培补“神”,调节“形”之异常变化。 4.古代医家所述肾所藏之精,实际上包括了先天之精、后天水谷之精、脏腑之精、生殖之精等内涵。先天之精输布于包括肾器在内的形体官窍,统御形体的正常生长,其余部分则潜藏于肾;分布于脏腑的先天之精与水谷之精相结合,聚而成脏腑之精,是各脏腑功能正常的保障。在“肾藏精”的基础上,肾藏象系统发挥着主生长发育,主生殖,主髓、骨、脑,主齿、发,主唾等生理功能。 5.古代医家所述之“肾气”,有别于“元气”“真气”,而更贴近于由“脏腑之精”化生的“脏腑之气”,充于肾藏象系统中的各个部分,是肾藏象系统正常生理功能的直接体现。如在肾主二阴、主耳、主天癸、主纳气、主水液等生理功能中,“肾气”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从一元论角度而言,“精气”乃异名同质,二者可通过气化而相互转化,并通过此转化,在肾藏象系统及其他藏象系统中达到精气平衡的作用,即“精”“气”可统一于一元论之“气”,二者通过气化作用能够更好地表达肾藏象的生理功能。 6.古代医家所讨论的“气”之病理病证,首先包括了“精”和“气”的异常。“精”或“气”不足,均可导致肾藏象系统中的组织、器官出现功能异常,产生多种临床病证。此外,“气”之病变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是“精”“气”之间的气化异常所致。所以临床还需注意“气化”不及或“气化”太过而出现的异常,如蛰藏不及与蛰藏太过、固摄不及与固摄太过等方面的病理表现。而在对“气”之病证的治疗上,应重视肾之“虚实”,可适当“填精益气”。 7.中医学范畴中的神,包括了通过阴阳、五行学说等哲学认识来揭示其各“藏”的特性、特质的哲学之“神”,以及与五脏关系密切的精神情志活动的狭义之“神”。前者包括了肾的阴阳辨识、五行归属,恶燥、主蛰藏等生理特性,以及天人相应的“神”之道。后者包括了“在志为恐”、“肾藏志”。“神”之临床应用,需注重“精”与“神”的关系,尤其是养生方面,一定要从“神”的角度,注重“先天之精”的葆藏。 结论: 1.古代医家对肾脏器有比较明晰的解剖认识,并通过经络联系整体认识肾藏象系统中的器官、组织,肾“器”与“藏”系统器官一起共同构筑了肾藏象系统的“形”,为肾藏象系统生理功能的物质基础。 2.古代医家阐释了肾藏象系统通过“器”“藏”合“形”,“精”“气”—“气”,以及情志之“神”,哲学之“神”的认识,构筑了“形”—“气”—“神”的生理体系。 3.古代医家对肾藏象系统相关病证的探讨,总体而言,也可以分为“形”“气”“神”三个方面,其中,“气”以“气化”为重要病机,除“气化不及”之外,还有“气化太过”的病理变化,临床中需要注意“精”“气”之间的生理、病理关联,治疗时应恰当“填精益气”;“形”以“气”损—“形”伤为主要病变途径,在治疗中可以养“精”益“气”,调节“形”之异常变化;“神”与“先天之精”关系密切,尤其在养生指导方面,尤需重视“先天之精”的葆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