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童是中国广受关注且风格独特的现当代作家,托尼·莫里森是美国当代知名的黑人女性作家,两位作家在创作中都将“逃离”主题作为不变的守候。评论界对两位作家的单一研究较多,比较研究鲜有涉及。本文拟从比较文学主题学的角度出发,采用平行研究的方法,围绕其多部典型文本进行深入比较分析,其中包括:苏童的代表作《罂粟之家》、《1934年的逃亡》、《米》、《妻妾成群》等与托尼·莫里森的代表作《所罗门之歌》、《柏油孩子》、《天堂》;通过探究两位作家在表现“逃离”主题上的同中之异、异中之同,揭示在文化大背景之下两位作家对人类普遍精神困境和生存意识的人文关怀。首先,论文以中西方视阈下的“逃离”文化作为切入点,将“逃离”的历史文化渊源引入两位作家的比较,阐明中西文化中的逃遁分别是“隐逸情结”的体现和“乌托邦”的实践,进而为两位作家的深入比较设置特定的文化参照。其次,论文在预设文化背景的基础之上,探析两位作家共有的“逃离”情结,这种情结的表征主要包括他们对地缘视景的选择和逃遁背后的成因。论文分别叙述了苏童对江南小城镇“枫杨树故乡”和“香椿树街”的复杂情感以及托尼·莫里森对美国南方历史的深层依赖;此外,本文也揭示了两位作家笔下人事流徙的成因在于不确定的身份归属,无论是小人物身份的糅杂性抑或是黑人种族的身份边缘化,都使得群体和种族无根漂泊。再次,论文在交代情结表征之外,结合典型文本的分析,深入展开了两位作家在“逃离”主题上的异与同,主要包括表现形式的相似与文化情感的差异。在怪诞的逃离情节上,苏童与莫里森不约而同地运用了哥特式的小说风格;在人物形象的异化上,两种文化中的女性话语权都明显被削弱了;在叙事特征的展开上,两人都采用了不连续、非线性的多重时空叙事。尽管在表现形式上有诸多相似,但两人在文化情感上却南辕北辙,前者在文化视野上立足于历史,忠实于过去;在寻根情感上回归故乡,寻求精神慰藉;在生命意识上消极抵抗,囿于规范;而后者在文化视野上反思历史,重构神话;在寻根情感上追随祖辈,不忘重塑自我;在生命意识上努力弥合创伤,期盼重获新生。虽然两位作家在主题展现上有着相似的外显形式,却各自作品有着截然不同的精神内涵。最后,论文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两位作家在“逃离”困境上的别样归途:前者试图沿着逃亡路线复归,回到精神故乡;后者希望超越这一困境,.建构福土乐园。两位作家在对待困境解决的方式上与其所在的文化大背景交相辉映,因而本文得出结论:基于相似的地缘视景和流徙原因,苏童和莫里森在主题展现上既显同中之异,又显异中之同。尽管两位作家出生于不同地域,有着相异的价值取向和精神守望,但他们在作品中对现实生存状态和如何逃离困境的新思考都对群体和种族形成了共通的人文关怀和普世性的文化关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