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2>Mo<,2>O<,9>氧离子导体粉末的制备及其结构的精修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PI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钼酸镧(La<,2>Mo<,2>O<,9>)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新型的氧离子导体材料,这种材料相对现有的氧离子导体材料具有高的离子导电率和低的使用温度,一经研究发现便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该文探讨了一种使用氧化镧和钼酸铵为原料合成制备钼酸镧粉体的新方法,并使用差热分析方法(DTA)研究了反应中的热量变化,确定反应的相变温度;通过改变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研究了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生成的钼酸镧粉体X-Ray衍射谱的影响,得出一个制备钼酸镧粉体的适宜反应条件;同时使用氧化铋作为掺杂原料,生成化学式为La<,1.95>Bi<,0.05>Mo<,2O9>的化合物.依据已有的文献报道所提供的数据,结合该实验所制备的试样粉体的X射线衍射数据,应用GSASRietveld结构精修软件对粉体的晶体结构进行精修,并使用VRSTPLOT绘图工具建立了一个可能的三维晶体结构模型.同时也对Bi元素掺杂的钼酸镧晶体进行了结构精修,并比较了其与钼酸镧晶体结构的差别.实验结果表明采用钼酸铵和氧化镧为原料,在800℃和8小时的反应条件下,可以获得X-Ray衍射谱良好的钼酸镧粉体,使用Rietveld方法对此条件下生成的钼酸镧粉体的X-Ray衍射数据进行精修后,得到的晶体晶格常数为:a=7.1539,b=7.1553,c=7.1564,α=90.00°,β=89.99°,γ=90.00°;当使用氧化铋作为掺杂原料向晶体中引入铋原子后,引起晶体晶格常数和内部原子排列的变化,在理论上可以提高晶体的离子导电率.
其他文献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生物质是地球上存在的最丰富的可再生资源,通过热解技术实现生物质高值转化是富有前景的生物质资源利用工艺之一.热解是在完全无氧或氧含量极小因而氧化反应程度极为有限情况
碳/碳(C/C)复合材料具有低密度、低热膨胀系数、高比强度、高比模量、耐高温、抗热震、耐烧蚀以及优异的高温力学性能等一系列优点,被公认为是航空航天热端部件最理想的候选材料
本文通过前期调查、室内淋滤和田间试验,旨在建立适应于我国贵州丹寨卡林型汞矿区汞污染尾渣的原位钝化技术。采集丹寨汞矿尾渣进行修复试验,探索了丹寨金汞矿区尾渣和水土中汞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本文着重研究以单一的不同浓度的TCE作为唯一碳源和能源和以葡萄糖作为共代谢基质培养、驯化后的活性污泥对TCE的好氧生物降解.用瓦呼仪对筛选出的几株菌种做了相应的试验研
期刊
目的 探讨CO2激光联合低温等离子治疗累及前联合早期声门型喉癌的远期预后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间宝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4例累及前联合早期声门型
材料设计中的计算机模拟已应用到材料研制到使用的全过程,包括材料制备、加工、组织结构、理化性能和使用环境等.SiC和BC陶瓷都是高性能的结构陶瓷,对其进行必要的数值模拟,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