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论视角下陕北民歌英译研究

来源 :延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ijie88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论认为,翻译是一种有目的的跨文化交流活动。根据目的论,翻译策略是由翻译的目的和目标文本的功能决定的。目的论广泛用于广告词,旅游词的翻译,但很少用于歌曲的翻译,更不要说用于陕北民歌的翻译。陕北民歌是黄土高原的一部长诗,它记载了陕北民间历史和文化的发展。因此本文作者尝试从目的论角度分析陕北民歌的翻译。本文以《西北回响》为研究对象,从目的论角度对陕北民歌的翻译进行了描述性分析。《西北回响》是王宏印教授历时九年辛劳编写的陕北民歌中英文对照本。该书得到国内学者的广泛认可。通过个案研究,本文有以下发现。根据目的论,陕北民歌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翻译目的决定翻译策略的选择。在翻译时,目的原则是三原则中首要考虑的原则。本文发现,在翻译陕北民歌时,根据不同的翻译目的,王宏印选择了不同的翻译策略。因为英语中习惯用直接、简洁的表达方式,王宏印通过调整歌词文本来适应目标语读者的这一阅读习惯。为了向西方读者传递异国风味和深厚的民族文化,王宏印采用了直译的翻译方法。为了恰当表达陕北民歌里方言词的意思,他选用了意译的翻译方法。零翻译方法用来处理陕北民歌中的衬词。通过采用以上翻译策略,本文认为,王宏印达到向西方读者传递陕北文化和异国情调的目的。除了遵循目的原则外,为了尽量迎合目标语言读者的语言和文化习惯,确保他们理解目标文本,本文发现,王宏印遵循了连贯原则。通过尽可能地模仿源语文本的措辞和风格,确保目标文本忠实源语文本,本文认为,王宏印遵循了忠实原则。从目的论角度研究陕北民歌翻译是一种新的研究视角,它对陕北文化向西方传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其他文献
在信息化急速发展的今天,科学技术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随之产生了E-learning这种能够适应新的信息爆炸时代的产物。E-learning培训系统是与传统的课堂面授完全不同的全新学习模
<正>日本报纸发行量在世界各国中名列前茅,同时也是新闻纸的生产大国。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日本日报发行量(日均,下同)就已超过7000万份,1993~1999年均在7200万份以上,其中
原油实沸点收率是石油炼制企业安排石油加工方案与进行现场温度、压力等控制的重要依据,其详细的细分数据与高温段数据难以获得。笔者设计了一种具有非线性逼近能力的人工神
以某公司基于PIMS能源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为例,通过对该系统的网络结构、数据采集、系统组态、系统安全管理等方面的描述,阐述了能源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构架及设计要点;并进一步论述系统通过能源地图网和能源管网图再现企业能源分布及能源流向,通过能源报表量化各种能耗的对比,这些功能特点结合企业的生产信息管理,为企业节能降耗规划提供了精准的数据,成为企业节能降耗的重要管理工具。
为了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矿业发展质量,科学论证与评价矿产资源供应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构
某复杂难选铁矿石铁含量为55.88%,铁主要以赤铁矿、褐铁矿形式存在,脉石矿物主要是石英和三水铝石.为探究磁化焙烧—磁选工艺处理该矿石的可行性,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结果表
针对油井示功图加密采集方法中存在大量重复计算、分析效率低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判识油井示功图相似性的方法,重新对示功图分析系统进行了优化改进。详细介绍了该方法的技术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