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论认为,翻译是一种有目的的跨文化交流活动。根据目的论,翻译策略是由翻译的目的和目标文本的功能决定的。目的论广泛用于广告词,旅游词的翻译,但很少用于歌曲的翻译,更不要说用于陕北民歌的翻译。陕北民歌是黄土高原的一部长诗,它记载了陕北民间历史和文化的发展。因此本文作者尝试从目的论角度分析陕北民歌的翻译。本文以《西北回响》为研究对象,从目的论角度对陕北民歌的翻译进行了描述性分析。《西北回响》是王宏印教授历时九年辛劳编写的陕北民歌中英文对照本。该书得到国内学者的广泛认可。通过个案研究,本文有以下发现。根据目的论,陕北民歌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翻译目的决定翻译策略的选择。在翻译时,目的原则是三原则中首要考虑的原则。本文发现,在翻译陕北民歌时,根据不同的翻译目的,王宏印选择了不同的翻译策略。因为英语中习惯用直接、简洁的表达方式,王宏印通过调整歌词文本来适应目标语读者的这一阅读习惯。为了向西方读者传递异国风味和深厚的民族文化,王宏印采用了直译的翻译方法。为了恰当表达陕北民歌里方言词的意思,他选用了意译的翻译方法。零翻译方法用来处理陕北民歌中的衬词。通过采用以上翻译策略,本文认为,王宏印达到向西方读者传递陕北文化和异国情调的目的。除了遵循目的原则外,为了尽量迎合目标语言读者的语言和文化习惯,确保他们理解目标文本,本文发现,王宏印遵循了连贯原则。通过尽可能地模仿源语文本的措辞和风格,确保目标文本忠实源语文本,本文认为,王宏印遵循了忠实原则。从目的论角度研究陕北民歌翻译是一种新的研究视角,它对陕北文化向西方传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