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采用主分量及相关分析法,分析了北京八达岭森林土壤剖面及根际微域土壤磷素及磷酸酶水平,阐述了土壤磷酸酶、磷形态与土壤基本性质的关系,提出了影响土壤磷素的主要指标和森林土壤磷素调控措施。研究结果表明:试验区人工林土壤水解性氮和有效钾均属于低水平,土壤全磷、有效磷普遍偏低,土壤呈弱酸性或中性,各种养分在土壤表层具有明显的积累,有“表聚效应”。森林土壤有机磷总量为25.61mg·kg-1~96.80mg·kg-1,占全磷含量的5.61%~26.04%,构成森林土壤有机磷的主要成分是中等活性有机磷和活性有机磷,两者之和占有机磷总量的67.71%~86.25%,是土壤有效磷的主要来源。森林土壤无机磷总量为51.35mg·kg-1~492.90mg·kg-1,约占全磷的32.26%~79.31%,构成土壤无机磷的主要成分是Ca-P,占无机磷总量的56.68%~84.96%;酸性磷酸酶活性在2.22~13.64mg·g-1·h-1之间,碱性磷酸酶活性在0.29~10.34mg·g-1·h-1之间,酸性磷酸酶活性均大于碱性磷酸酶。土壤磷素有明显的根际效应,R/B在1.24~111之间。土壤养分、有机磷、无机磷与磷酸酶活性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关系。主分量分析表明,第一主分量是土壤有机磷的综合因子,第二主分量无机磷的综合因子,第三主分量是磷酸酶和有机磷的综合因子,第四主分量是磷酸酶动力学参数因子,第五主分量是活性有机磷和Al-P的综合因子,充分说明了土壤有机磷、无机磷形态和土壤磷酸酶活性在评价土壤质量及综合地力中起重要作用。影响土壤磷素的主要因素是有效磷、Al-P、有机质、酸性磷酸酶、中等活性有机磷、Ca10-P、Ca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