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鉴于甜樱桃果实脱落是生产上限制产量的重要因素,果实脱落与环境、地势、栽培管理条件的关系密切,为此本试验以大连的甜樱桃园区的主栽品种和沈阳农业大学果树实验基地温室槽栽樱桃为试材,进行果实脱落情况、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基本生理指标测定和解剖学观察等研究,结果如下:
1.甜樱桃果实第一次脱落在花后7~14d,第二次脱落在花后的18~27天。离海比较近的地区甜樱桃的物候期较早,冻害、花期遇大风和降雨也是影响坐果率的重要因素。
2.在果实生长发育阶段,对树体进行叶面追肥和夏季修剪,最终提高坐果率和产量。缺少水,导致大量落果。而土壤理化性质和病虫害对坐果率影响不明显。
3.以本溪山樱和马哈利为砧木的坐果率较高;以大青叶、莱阳矮樱和青肤樱的坐果率较低。‘红灯’和‘佳红’的坐果率较高,而‘砂密豆’、‘高砂’的坐果率相对较低。良好的授粉受精是果实正常生长发育的前提。十年生以上的树,第一次和第二次坐果率基本都高于5~8年生的树。丛状树形坐果率低于同样十多年生纺锤形的树体。第一层主枝的第一次和第二次坐果率均小于第二层主枝的坐果率。距主干50cm以外的第一次和第二次坐果率均高于距主干、50cm内的坐果率。
4.在第一次落果期和第二次落果期,果柄、果实和胚乳的干鲜重相对较高,含水量相对较低是果实脱落的重要标志。
5.在第一次落果期和第二次落果期,即将脱落和已脱落果柄中蛋白质、淀粉、可溶性糖和氨基酸含量低于正常发育的果柄,而果肉和胚乳中的各项指标变化不明显。
6.无论在第一次落果期和第二次落果期, N、P和K的变化趋势波动比较大,而Mg和Ca的变化波动较小。N、P、K和ca吸收率低,可能是导致落果的重要原因。
7.第一次和第二次落果期,脱落的近果皮区域果肉细胞大小不一致,但细胞紧密,分别占果实横径的13.3%和18.7%;脱落的近果核区域果肉排列无序且排列紧密,分别占果实横径的21.6%和20.5%;脱落的果柄髓部织不规则,同时导管分解;上部果柄与基部果柄连接处的细胞分解,周围的细胞开始分离,形成离层,最终脱落。第一次落果期,没有胚,而第二次落果期,脱落的果实处于子叶胚时期。靠近树体外部的叶片维管组织很规则,皮层细胞小且排列紧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