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Sperber和Wilson提出的关联理论引起了西方语言学界、尤其语用学界的强烈关注。现在其影响已远远超出了语用学领域,翻译是受其影响最大的学科之一,关联理论可以为翻译研究提供科学的语用学分析方法。关联理论的核心概念是关联,认为最佳关联是人们遵循的交际原则。虽然该理论不是针对翻译提出的,但它对翻译具有很大的解释力。本文试图将关联理论应用于文学翻译,并将最佳关联作为文学翻译的最终目标。本文旨在探索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中的三个问题:对等问题,可译性问题以及译者风格问题,并指出这些问题在关联理论框架内如何得到简洁、充分的解释。为了更好的说明关联理论在文学翻译实践中的应用,作者从小说苔丝的三种译本中收集了一些典型的例子,并对其进行了详尽的分析。 关联理论提出语言交际是一个认知过程,必须依靠推理思维来进行,并建立了颇具解释力的关联原则。关联理论指出话语交际是明示-推理的过程,交际的目的是求得最佳关联,获得交际者意图的语境效果。听话人对交际者的交际意图的推理和理解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条件:(1)推理所得结论既不耗费不必要的努力;(2)又能够产生足够的语境效果。为了交际成功和取得一定的交际效果就要根据目的进行合理的阐释,它不仅涉及语码,而且更重要的是依据动态的语境进行动态的推理,而推理所依据的就是关联性。关联理论的重要概念,如认知语境是交际的基础,关联性,乃至最佳关联性是交际的指导原则,使人们开始以新的认知和语用角度来看待翻译。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方式,关联理论这一指导交际的认知语用学理论对翻译极富解释力。在关联理论的框架内,翻译是一个对原语进行阐释的动态明示--推理过程。首先,译者要正确理解原语作者的意图,就要在接受原语信息的过程中通过语境来寻找信息的关联,寻找关联的过程是一个认知与推理的过程。之后,译者结合原交际意图和目标读者的期望,再根据关联性原则决定阐释什么和如何阐释。关联理论的翻译观对翻译问题的解释是动态的,辨证的,它抓住了翻译的本质,对翻译实践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关联理论是语用学研究中出现的一个新理论,虽然它不是针对翻译提出的,但却能够有效地解释翻译这一复杂的语言现象。像所有对翻译研究有借鉴意义的理论一样,关联理论也并非完美,虽然它不能覆盖所有的翻译理论、囊括所有的翻译事实,但却为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对该方面的重视和探讨将有助于翻译研究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和扩展,我们可继续沿其开创的道路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