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极端耐辐射微生物和耐辐射微生物DNA损伤修复机制研究对于环境保护和生物修复、人类健康以及生物技术创新等有着重大的理论和应用意义,是目前全球研究的热点。本研究以耐辐射异常球菌(Deinococcusradiodurans)CGMCC1.633为材料,开展了磷酸戊糖途径(PPP)对DNA损伤修复的促进作用的研究。同时为开发新的耐辐射微生物资源,从新疆戈壁土壤样品中我们分离鉴定了一株具有较强辐射抗性的微生物—Kocuriasp.I-7。
磷酸戊糖途径(PPP)是糖、脂肪酸、嘌呤核苷酸和嘧啶核苷酸代谢的枢纽,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H,由zwf基因编码)是PPP中6-磷酸葡萄糖代谢生成核糖-5-磷酸的第一个关键酶,也是限速酶;转醛酶(TAL)是磷酸戊糖途径的另一个关键酶,该基因的突变可引起核糖-5-磷酸胞内的积累。已有的研究表明:D.radiodurans磷酸戊糖途径(PPP)的缺失增加了细胞对紫外线、MMC和H2O2的敏感性,认为磷酸戊糖途径在核苷酸切除修复系统、错配修复系统缺失背景下参与和促进了细胞DNA切除和错配修复作用。本研究构建了G6PDH编码基因的缺失突变株(△zwf和PPP中转醛酶基因的缺失突变株(△dr1337)。比较分析细胞的倍增时间,野生型倍增时间为2.51h,发现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的缺失导致细胞生长速度减弱(倍增时间2.74h);转醛酶的缺失提高了细胞核糖-5-磷酸含量,但并不影响细胞的生长(倍增时间2.49h)。突变株的对伽玛辐射、紫外线、MMC和H2O2的抗性分析显示△zwf细胞对这些DNA损伤试剂敏感;进一步利用PPP途径的代谢产物对△zwf进行代谢物补偿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葡萄糖酸-δ-内酯、D-核糖及核苷酸合成前提物质(IMP与UMP)能完全或部分恢复△zwf细胞的生长和对DNA损伤试剂的抗性,证实PPP促进DNA损伤修复的作用;而转醛酶(TAL)的阻断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细胞(△dr1337菌株)对DNA损伤试剂抗性。研究结果表明PPP产生的NADPH还原力和核酸合成的前体——核糖-5-磷酸有助于DNA诱发损伤后的修复,而转醛酶的缺失导致了核糖-5-磷酸的积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DNA损伤修复。
为获取新的耐辐射微生物资源,我们从新疆戈壁干燥的环境中分离到多株具有耐受10kGray剂量伽玛辐射的微生物菌株,对其中一株编号为I-7的菌株进行了16SrDNA序列测定,并对其16SrDNA基因序列(1435bp)进行系统发育分析比较,发现该菌与多种Kocuria属菌株聚为一类,其16SrDNA序列与Kocuriarosea,K.erythromyxa,K.roseus,K.polaris的16SrDNA序列同源性达99%。初步鉴定该菌属于Kocuria属,并命名为Kocuriasp.I-7。UV生存曲线的分析结果显示Kocuriasp.I-7具有较强的DNA修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