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户籍制度作为一项基本社会管理制度,是大家再熟悉不过的。它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影响着每一个人。而我们却很少能对它施加影响,以至于很长时间以来,我们只能视其为想当然的,默默地接受它。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人口流动性急剧加强,“民工潮”愈演愈烈,户籍制度改革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与此相适应,学者们对户籍制度改革的探讨也不断见诸文献资料之中。但是,这些探讨大多支离破碎,本文作者将以此基础并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户籍制度改革做较为系统的研究。本文共分四大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章、第二章及第三章。第一章简述我国现行户籍制度的形成过程。第二章分为两小节,其中,第一节介绍了国外的“人事登记”与迁徙制度,第二节则对我国户籍制度与国际惯例加以比较,说明其不同之处。第三章回顾了八十年代以来我国户籍制度的初步改革历程。第二部分只包括第四章,该章简要介绍了可持续发展的一般理论。它分为四小节,其中,第一节为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形成过程及可持续发展的定义,第二节为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及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特征,第三节为可持续发展社会平等观,第四节为《中国21世纪议程》的编制背景及其基本内容。第三部分为全文的重点,包括第五章、第六章与第七章。第五章从成本与收益的角度对户籍制度改革加以论述,并分为两小节。其中,第一节分析了户籍管制的假想的收益(所谓的社会稳定、粮食供应问题)与户籍管制的真实成本(公民失去迁徙自由、平等的公民身份不复存在、城市化滞后与城乡二元经济的形成、产业结构畸形、寻租活动与腐败现象不断升级),从而让读者不得不对户籍管制加以反思。第二节先指出户籍制度改革并没有通常所认为的巨大改革<WP=3>成本,接着详列了改革的六大收益(真正意义上的迁徙自由权、获得梦寐以求的国民待遇、完成城市化和产业结构转换的任务、加快农村经济的现代化进程、促进生态环境建设),通过比较户籍制度改革的成本与收益,读者不难得出结论:户籍制度改革必须进行。第六章为小城镇人口状况与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本章的目的在于说明放开小城镇户籍的作用极为有限,而且会产生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不符。该章分为四小节,其中,第一节说明了小城镇人口现状,第二节对小城镇中实际非农业人口进行了估算,所使用的公式为:期望城镇非农业人口=1.8×(企业人员数+劳动力人数×0.1),第三节则对小城镇人口与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进行了简单的讨论,而第四节指出,走乡村工业化之路产生了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从第五章的分析中,我们已明确,户籍制度必须改革,第六章则告诉我们,放开小城镇户籍作用有限,而且会产生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由此,很自然地会想到要放开大中城市户籍,以利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而第七章则对放开大中城市户籍的三种路径选择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分析,并简要讨论了放开大中城市户籍的初步实践。该章分为四小节,其中,第一节论述了外地劳动力准入数量限制政策的福利效果,并指出:这一政策虽具有保护本地就业市场、增加本地就业、减少失业数量和维持较高薪水的效果,但同时也会产生企业成本较高、当地人力资源短缺和消费市场规模较小的不利代价。第二节论述了临时准入的收费政策的福利效果,并指出:这一政策虽不影响具有特殊才能人才资源的引入,但会影响与本地劳动力互补性较强的受教育水平较低的农村劳动力进入市场的能力,从而对城市的发展造成损害。第三节论述了放开户籍限制的政策效果。第四节则简要讨论了放开大中城市户籍的初步实践。第八章为本文的最后一部分,该章列举了户籍制度改革的几种配套措施。本文利用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对户籍制度改革作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并将这一研究置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之下,可谓新颖,这<WP=4>正是文章的创新之处。但是,由于作者水平有限,加之时间仓促,也给文章留下了不少缺憾之处。读者不禁要问:既然放开大中城市户籍是大势所趋,而且完全放开户籍政策又优于外地劳动力准入数量限制政策、临时准入的收费政策,那为什么绝大多数大中城市又没有采取完全放开户籍的政策呢?作者没能回答这一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