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紫色土是三峡库区主要的土地资源,其耕地面积占库区耕地面积的69.2%。该地区大部分是传统农业生产区,由于复垦指数高,人地矛盾突出,导致其成为库区水土流失的主要源地和入库泥沙的主要来源。在区内开展紫色土土壤抗蚀性研究,对紫色土丘陵区生态环境建设水土流失防治和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重庆市涪陵区南沱镇高效农业生态园区和西南大学后山教学实验基地内的几种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土壤进行室内理化性质分析,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筛选出紫色土丘陵区土壤抗蚀性评价指标,建立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抗蚀性评价模型以及土壤抗蚀性指标与土壤理化性质指标参数的线性回归模型,定量分析了紫色土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抗蚀性变化规律,其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对<0.001mm颗粒含量、结构性颗粒指数、团聚状况、团聚度、分散率、>0.25mm水稳性团聚体、>0.5mm水稳性团聚体、水稳性指数等13个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并结合实地情况考虑,确定了紫色土丘陵区土壤抗蚀性最佳评价指标为:>0.25mm水稳性团聚体,结构体破坏率,>0.5mm水稳性团聚体,团聚度,团聚状况,有机质,<0.001mm颗粒含量,<0.01mm颗粒含量,水稳性指数。2、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紫色土>0.25mm和>0.5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依次为竹林地>园地>传统农耕地>农林混作型耕地;结构体破坏率表现为农林混作型耕地>传统农耕地>园地>竹林地;<0.001mm粘粒含量依次为园地(15.88%)>传统农耕地(12.44%)>农林混作型耕地(12.16%)>竹林地(8.88%);随着有机质含量的增加,团聚状况依次为竹林地(13.91)>园地(9.7)>农林混作型耕地(8.95)>传统农耕地(8.35);团聚度依次为园地(23.45)>竹林地(22.92)>农林混作型耕地(20.52)>传统农耕地(20.16);水稳性指数表现为从传统农耕地、农林混作型耕地、园地和竹林地逐渐上升的趋势分别为0.469、0.627、0.704和0.868。3、紫色土丘陵区土壤抗蚀性评价模型为:Y=0.3893Y1+0.2984Y2+0.1324Y3,根据模型计算出的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紫色土抗蚀性综合指数,其大小依次为竹林地(75.35)>园地(64.83)>传统农耕地(64.23)>农林混作型耕地(40.62)。4、紫色土土壤中的根系以径级<0.5mm根系为主,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根系分布特征呈现较大差异;根系长度同抗蚀性指标相关性最强,四种土地利用类型中竹林地<0.5mm的根系长度值最大;<0.5mm的根系长度与结构体破坏率、团聚状况、<0.001mm颗粒含量和<0.01mm颗粒含量四个抗蚀性指标显著相关。5、竹林地各径级根系长度与抗蚀性综合评价指数均存在相同的变化趋势;而其他三种利用类型的根系长度与抗蚀性综合评价指数存在相同或相反变化趋势,0.5-1mm和1-3mm径级根系长度与抗蚀性综合指数变化趋势相同,<0.5mm和>3mm根系长度与抗蚀性综合指数变化趋势相反;除传统农耕地外,随着根密度、1-3mm根系生物量的增加,土壤抗蚀性综合评价指数具有增加趋势;而抗蚀性综合指数与>3mm根系表面积的变化趋势则完全相反。6、土壤初渗率与<0.01mm颗粒含量和团聚状况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4和0.45;稳渗率与<0.01mm颗粒含量显著相关,相关系数为-0.48;土壤初渗率、稳渗率同<0.01mm颗粒含量均为幂函数关系,随<0.01mm颗粒含量增加,土壤初渗率、稳渗率均减小,而团聚状况的改善能够明显提高土壤初始入渗率,但其对稳定入渗率的影响有待进一步探讨。7、建立土壤初始入渗率(I0)和稳定入渗率(In)与抗蚀性综合指数全回归方程:Y=61.923-2.691I0+9.568In R2=0.928;土壤初渗率和稳定入渗率对土壤抗蚀性影响不同,土壤入渗特性对土壤抗蚀性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土壤稳定入渗率决定。8、土壤抗剪强度仅与结构体破坏率呈负相关关系,与>0.25mm水稳性团聚体、>0.5mm水稳性团聚体、团聚度、团聚状况、<0.01mm颗粒含量、<0.001mm颗粒含量、水稳性指数、有机质八项抗蚀性指标均呈正相关,且与<0.01mm颗粒含量、<0.001mm颗粒含量等指标的相关系数较大。9、荒草地的抗剪强度小于林地的抗剪强度,同时荒草地的抗蚀性综合指数明显小于林地的抗蚀性综合指数;抗剪强度与抗蚀性综合指数存在幂函数关系,其关系式为:y=2.142x3.014。说明在紫色土地区随抗剪强度的增加,土壤抗蚀性综合指数增大,抗剪强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土壤抗蚀性强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