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认知风格,即个体在接受到信息后呈现出来的倾向性的或者习惯性的认知方法,反映的是每个人在大量信息的刺激下所形成的感知、关注、思考、记忆以及处理事情的方法,也被部分专家学者称作认知方法。认知风格是个体随着年纪的增长而逐步形成的,它并很少会因所学的内容以至于学习的环境而变化。在这个角度上来看认知风格具有一定的理智性和稳定性。同时,认知风格在教育实践中也存在着一定的意义,人作为一个整体其人格与智力两方面始终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于是则有了关于个体认知风格的研究。基于以往的研究和结论,本研究采取了认知风格差异和学习策略两个变量,采用了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讨论了认知风格不同的学生在第二语言习得上的差异情况。本研究采用了所罗门学习风格问卷调查及中学生学习行为问卷调查。并对班级内66名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分析。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了相关的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认知风格不同的学生,在英语的单词背诵,语法学习,阅读能力,课堂互动,以及制定英语学习计划方面有很大的差异。基于这些差异,英语教师在教授学生知识的过程中,不但全面总结分析每名学生的特点,并以此为依据为每名学生制定最为合适的教学模式,增强学生的积极性,而且还要帮助每名学生发现自己的优势,制定科学的学习方法,变被动听课为主动学习,以使教学效果达到最好。学生的认知风格与教师教学风格的匹配,将会产生强大的作用力,可以于无形之中引导学生,主动积极的、有效地去学习,能够帮助学生应用已经掌握的知识或者技能创建更为科学的、高效的以及全新的知识系统,使得他们在若干年后,继续深造或者踏入社会参加工作,依然能够一次为基础并作用于自己的思想之中以更好的适应身份的转换,使得学生的综合素质有质的发展和提高。科学的教学方法必须考虑每名学生认知方式的不同,而深刻分析和理解每名学生认识方式的差异之处,则是开展科学的教学方法的必要条件。随着外语交际教学法的普及,有关学习者个体差异方面的研究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而认知风格无疑是其中一个比较重要却又难以准确把握的因素。外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对不同风格的学生一视同仁,使其扬长避短,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