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馥文学创作研究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19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桂馥作为清代重要学者,不仅在《说文解字》研究上造诣颇深,而且在诗歌与戏曲创作方面也达到较高水平。在乾嘉年间考据学兴盛、诗坛上以翁方纲为代表的“肌理说”与以袁枚为代表的“性灵说”激烈碰撞的背景下,桂馥作品依然能自出机杼,呈现出独特的创作风貌。诗人兼剧作家的身份使他在杂剧创作过程中以诗为曲,其杂剧《后四声猿》呈现出明显的诗化色彩。本论文主要从桂馥的诗歌与戏曲两方面入手,探讨其文学创作成就与特色。论文分四章:第一章介绍桂馥生平、家世与交游。桂馥出生于儒家文化发源地曲阜,桂氏在当地德高望重,有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桂馥三十岁开始外出游历交友,这种交游贯穿于他整个学术生涯,对其文学创作产生重要影响。本部分选取了颜崇椝、翁方纲、周永年等对桂馥文学创作有一定影响的人物来进行论述,从而将对桂馥诗歌及戏曲研究置于清代乾嘉年间考据学兴盛的背景下加以考量,为下文展现其诗歌的时代特色与诗人独特个性奠定基础。第二章为桂馥诗歌研究。本章重点对桂馥诗歌进行分类,较前人简单对其作品进行分类的方法相比,本文深入探究其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关注其以学问为诗的创作倾向、多样化的艺术技巧、充满张力的艺术风神、自然质朴率性纯真的情感表达及抒情诗中的“外故事”叙事倾向,并将桂馥诗歌与同时代著名诗人翁方纲与袁枚的作品进行比较,探讨其诗歌创作中体现出的由“学人之诗”向“诗人之诗”过渡的倾向。第三章为桂馥杂剧《后四声猿》研究。本章批判继承借鉴前人研究成果,介绍桂馥杂剧《后四声猿》的由来,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在此基础上与明代剧作家徐渭的《四声猿》进行比较,分析《后四声猿》对《四声猿》承革并兼所形成的独特风貌。第四章为桂馥诗歌与戏曲的比较研究。本章着眼于中国传统诗歌与戏曲成长的文化背景,探究中国古代诗歌与戏曲的关系,尤其侧重传统诗性思维方式对文人戏曲创作的影响,关注戏曲中所蕴含的诗性现象,这也是前人给我们提供的很好的研究视角。本部分创新之处在于在分析桂馥杂剧《后四声猿》时,从诗歌与戏曲相互渗透的角度,分析其作品中所体现出的以诗为曲的创作现象,涉及戏曲内容与诗歌有关、戏曲抒情合乎诗歌规范、戏曲技巧与诗歌相似三个方面,在前人研究桂馥的作品中,未曾出现相关论述。本论文采用系统分析、比较研究和综合归纳法,对桂馥文学创作进行深入探究。创新之处在于通过对桂馥交游的考察将对桂馥诗歌及戏曲研究置于清代乾嘉年间考据学兴盛的背景下,从而展现出其诗歌所富有的时代特色与诗人独特个性。此外,深入探究其诗歌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并将桂馥诗歌与同时代著名诗人翁方纲与袁枚的作品进行比较,探讨其诗歌创作中体现出的由“学人之诗”向“诗人之诗”过渡的倾向。最后,在分析桂馥杂剧《后四声猿》时,从诗歌与戏曲相互渗透的角度,分析其作品中所体现出的以诗为曲的创作现象,这在前人对桂馥的研究中未曾出现相关论述。
其他文献
<正> 一、引言近年来,家族企业研究一直是国内外理论界所广泛关注的学术热点,从研究者选取的分析角度和分析方法来概括,大致上可以归并出以下两种基本的学术研究范式;一种我
本文立足司法实践,对职务犯罪中的反侦查问题及其对策进行了尝试性的研究。全文共分三个部分,约三万余字。第一部分,职务犯罪中反侦查的内涵。通过对反侦查行为的产生、实施
回顾和梳理了中国的绿色建筑发展历程及现状;介绍了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现行标准和修订后的新标准;展示了目前应用较为广泛且适合中国国情的绿色建筑技术。针对绿色建筑融资难的
<正>巩固治水成果、提升治水实效,应注重标本兼治,综合运用依法治水、市场治水和科技治水,探索建立长效机制"五水共治"是浙江省委、省政府推进浙江新一轮改革发展的关键之策,
提出了二次采样的随机共振 (SR)技术 ,并利用该技术 ,实现了绝热近似理论在大参数条件下 ,从强噪声中提取弱信号的目标 .为便于应用 ,研究了二次采样随机共振方法在弱信号检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检查对宫颈机能不全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宫颈不全患者(宫颈机能不全组),分析于非孕期经阴道超声测量宫颈总长度、宫颈阴道段长度、宫颈内
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演进和价值选择、整合的循环往复中,形成了充分体现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文化价值体系,使个人与国家、民族之间的关系有了明确的价值定位,从而形成了中华民族
叙述人称问题在中西理论界都引起过极大争论,传统的文学理论对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叙述都有所涉及,对第二人称的关注则几乎没有。这不仅与传统理论对人称的界定有关,而且与采
谶应观念是中国文化中极具特色的组成部分。提到“谶”,首先想到的是“谶纬”,可以说谶应观念在谶纬中得到最大限度的体现。历史上的谶言主要保留在史书、哲学及宗教典籍和小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总会犯一些错误,特别是小学生,对数学知识掌握得不够牢固就很容易出现错误。但教师在面对学生出现错误的时候,急于去纠正错误并且规避错误,简单地将学生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