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美学书写方式的多种可能性——徐凌霄戏曲批评方法初探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rmilk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徐凌霄是中国近代重要的戏曲研究大家,但他并未得到学界的重视。徐凌霄在戏曲美学思想和戏曲批评方式上都有重要贡献,本文侧重研究他的戏曲批评方法。徐凌霄的戏剧理论贯穿了两个主要思想:一是对于当时剧界重伶的风气提出警告,认为研究者应该着眼于戏剧的整体精神与意义的挖掘,为戏曲厘定原则,这样才能够提高中国戏曲的文化地位;二是认为中国传统戏曲最具优势之处在于能够用艺术的方式对人生进行“写实”。   这种戏曲观在批评方式上便呈现为以舞台为立足点进行理论研究。徐凌霄以文人的身份介入戏曲批评,却始终不忘戏曲的舞台特性。徐凌霄具有丰富的观剧经验,与名伶交往甚笃,这些都为他的戏剧批评提供了良好的积淀。不仅如此,他还亲自参与了戏曲剧本的说明与改编,体现了批评者对于戏剧活动的直接影响。《皮黄文学研究》是徐凌霄最具系统性的戏曲理论著作,这部作品对于提高京剧艺术的文化地位、明晰其本体性都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从对该书写作方式的探讨中,我们发现其对于细分戏曲研究对象、建立中国戏曲独立的话语体系等美学问题都具有借鉴意义。在对徐凌霄戏曲批评活动的考察中我们发现,他是从戏曲观众转为研究者的,而不是从戏曲文学意义上的读者转为研究者的,但他又具备了一个文本研究者与书写者的学识与学力,这就使他的戏曲批评呈现出独特的面貌:从戏曲的舞台特性出发,又不止步于舞台性,而是始终致力于提高戏曲的文学地位。徐凌霄对文学的定义是广义的。   徐凌霄的“戏剧文”书写方式非常独特,它用一种中国传统的话语方式充分展现了戏曲艺术的本来面目,使理论文章呈现出晓畅鲜活的文本特征,这种写作方式给戏曲批评的范式提供了多种可能性。本文认为,这种方式比西方本位的理论系统更加贴切、符合戏曲的特质,更接近戏曲艺术的内核。但这种书写方式也存在着弊端,其中最明显的就是不能稳固地确立起一个清晰而严密的理论框架,而论述系统的疏漏又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批评者所能到达的广度与深度。
其他文献
“色彩是第一视觉要素”,在视觉传达过程中,一些带有特殊含义的、具有符号性质的色彩,成为最具认知性和传播性的视觉语言。本文试图将“色彩符号”从交通行为这种事物现象中提炼
期刊
合唱指挥的工作过程,是对合唱作品进行二次创作的过程,二次创作的性质决定了指挥在对作品进行艺术处理时,必须以尊重原作为前提。 速度、力度和音色是指挥进行二次创作的三种
期刊
期刊
期刊
民间美术以其朴拙、纯真的特点在现代艺术中大放异彩,始终完整地保持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现代青花在现代艺术的海洋里,同样以其独特的艺术语言占有不可动摇的一席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①是引自于《乐记》中,意思为但凡音的起始都是由人内心产生的,其中涵盖了音乐美学和声乐表演两方面的内容,副标题为从声乐心理学的视角谈声乐表演则把文章
全文分为四个部分,以当代中国军事电影的发展作为线索,以外国尤其是美国战争电影作为背景观照、比较,梳理军事电影的创作历程,对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并探讨某些带有规律性的特点,意
存在告诉我们:物质以运动的方式存在着。 有温度的差别,才有热量的传递,热量穿透各种物体;有信息分布的不对称,才有信息的传播,信息跨过多种媒介;有投资回报的差额,才有资金的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