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保持牙齿稳定是正畸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并且直接影响治疗的成败。矫正后的牙列稳固在新位置,达到新的结构、功能平衡,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主要因为错牙合矫正后仍长时间潜在许多的不稳定因素,其中牙槽骨改建未完成是主要原因之一。对于正畸医生而言,在不影响疗效的前提下如果能缩短保持过程,减少患者治疗痛苦是我们始终追求的目标。探讨如何使用生物化学因子促进牙齿移动后的骨生成,增强牙列稳固性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此类研究国内外还鲜有报道。
1,25(OH)<,2>D<,3>与骨代谢关系密切。研究表明:成骨细胞有对1,25(OH)<,2>D<,3>强吸引力的受体。1,25(OH)<,2>D<,3>在骨新陈代谢时能影响合成代谢,调节骨生成与矿化。体外研究已经揭示1,25(OH)<,2>D<,3>能促进成骨细胞扩增和I型胶原蛋白酶,碱性磷酸酶,骨钙素的生成。有报道不断在体内注入低剂量1,25(OH)<,2>D<,3>13天,骨小梁和皮质骨均大量增加。牙齿移动后外力作用减小,牙周组织重建,成骨细胞诱导骨生成。因此,可推测1,25(OH)<,2>D<,3>在牙齿移动后骨生成过程中发挥有效作用。
本实验拟通过在Wistar鼠上颌构建牙齿移动模型,在牙齿保持阶段分别局部注射1,25(OH)<,2>D<,3>和PBS,从组织形态学方面研究1,25(OH)<,2>D<,3>对骨生成的影响,为临床正畸局部使用生物化学因子缩短保持时间提供可供参考的实验依据。
材料和方法
1.维生素D对牙齿移动后新骨生成的作用
选择7周雄性健康Wistar鼠32只,体重180-200g,随机分2组(A、B),每组16只。A组,牙齿移动后注射1,25(OH)<,2>D,,3>;B组,牙齿移动后注射PBSA组与B组分别于上颌左侧第一磨牙与左上中切牙之间放加力装置,加力装置由0.20mm的不锈钢结扎丝和镍钛螺旋拉簧组成,使用50g启动力使牙齿移动,10天后用塑胶固定加力装置和结扎丝进行机械保持,同时于左上颌第一磨牙腭侧粘膜下分别注射上述药物,每次1,25(OH)<,2>D<,3>注射量为浓度10<-10>mol/L 20μl,每隔三天注射一次。A为实验组,B为对照组。2组中各有一半动物于保持第7天处死,另一半保持第14天处死,取上颌骨为标本行HE染色,测定左上颌第一磨牙根分叉近远中侧骨矿化沉积率(MAR)、成骨细胞表面(Ob.S/BS)、破骨细胞表面(Oc.S/B S)等参数。四环素,钙黄绿素荧光双标记观察新骨生成的情况。对各组大鼠的进食量做详细记录。
2.维生素D对移动牙齿后回复距离影响
选择7周雄性健康Wistar鼠16只,体重180-200g,随机分两组(AR、BR),实验过程分别同第一部分的A组和B组,AR组局部注射1,25(OH)<,2>D<,3>,BR组局部注射PBS,所有动物于保持14天拆除装置,取模测量左侧上颌第一磨牙近中舌沟点与同侧上颌第三磨牙近中舌沟点间的距离。以上测量均由同一人进行3次,取均值,一周后再次测量,前后两次差值即为牙齿回复距离。
1.维生素D对牙齿移动后新骨生成的作用
组织形态学分析显示:保持第7天,A组近远中侧的成骨细胞表面分别为23.5±9.5和21.8±9.0,B组两侧成骨细胞表面为14.6±3.7和12.0±6.9,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牙齿移动后重复使用1,25(OH)<,2>D<,3>提高近远中侧成骨细胞表面。
保持第14天,A组近中侧成骨细胞表面为19.8±3.7,骨矿化沉积率为3.8±O.6,B组近中侧成骨细胞表面为12.1±5.4,骨矿化沉积率为2.8±0.6,两组相比P<0.05。A组与B组近中侧骨形成率相比P<0.05。1,25(0H)<,2>D<,3>提高牙齿移动后近中侧成骨细胞表面、骨矿化沉积率、骨形成率。破骨细胞计数无显著性差异(P>O.05)。在大鼠的食量统计中我们发现,实验组和对照组鼠粮的食用量基本相同,不存在显著性的差异。
荧光双色(黄绿)骨标记显示保持第14天,A组近中侧有大量新骨生成且明显多于B组。HE染色显示保持14天近中侧,成骨细胞成片排列,数量较多,骨面覆盖的呈腥红色的类骨质较多,新骨沉积A组明显多于B组。
2.维生素D对移动牙齿回复距离影响AR组牙齿移动后回复距离平均为0.05士0.01mm,BR组牙齿移动后回复距离平均为0.36士O.12mm,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O.05)。
结论
1.局部应用1,25(OH)<,2>D<,3>能促进牙齿移动后骨生成。本实验1,25(OH)<,2>D<,3>在使用的过程中不会出现影响牙齿正常生理功能等的负面影响。
2.局部应用1,25(OH)<,2>D<,3>增强牙齿移动后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