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企业资源计划(ERP)自诞生以来,已成为众多企业进行资源优化管理,以最小成本获取最大利益的首选信息系统实施项目。ERP进入中国较晚,经历了多年的沉淀和积累,在国内企业中越来越普及,但是基于诸多原因,如盲目追求高投入、BPR流于形式等,导致众多中国企业在实施ERP后没有获得绩效提升,存在失败率高的现状。而像海尔、中国民航等走向国际的企业,它们的经验则揭示了企业在实施ERP的必须同时真正重视业务流程再造(BPR)。BPR是一种管理思想,对企业业务流程的再设计,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对流程进行优化,促使企业从职能型向过程型组织结构转变,以达到提高流程效率、减少成本、提高收益和提高服务质量等方面彻底性改善。所以,用BPR思想指导ERP项目的实施得到许多专家学者的认可。目前已有的研究中,主要的研究方向集中在ERP实施关键因素或成功因素探寻这方面,研究成果中都提到BPR的重要性,但是这类研究仅是将BPR作为影响因素之一,没有具体探寻BPR是如何对ERP实施绩效产生影响的;有些学者在此领域中有所涉猎,也仅仅是研究了BPR对ERP实施绩效的直接作用关系,没有对具体作用机制和作用路径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企业推行业务流程重组(BPR)将对企业带来全方位的、深刻的影响。一方面,业务流程重组(BPR)会导致企业管理层次的压缩、部门的合并、人员的精简,甚至权力在组织内的重新分配,这势必会在组织内部引发强大的阻力,员工在既得利益受到影响的情况下,常常会采取非组织认同的行为来维护自己的利益,如对BPR的抗拒、对ERR系统的诋毁,等等,导致组织内部负面的政治行为强度明显提升。这些政治行为不仅干扰了BPR的进程,对企业当前和未来的生产经营活动产生负面的影响,同时最终也会影响到ERP系统的绩效水平。另一方面,BPR的实施采用的是信息技术手段,因此会对企业的当前信息化水平有促进作用,反映在ERP实施活动,体现为ERP应用范围的增加,由单一业务功能模块实施,变为多个甚至全部业务功能模块的实施。实施的目标对象由于信息技术替代了人工,表现出业务流程优化、效率提高、各环节中断减少,使得ERP系统的运行更为高效、便利,应用水平更为成熟,最终也会影响了ERP系统的整体实施绩效。为了更深入、全面地探究业务流程重组(BPR)影响ERP系统实施绩效的机制与路径,笔者借鉴已有的研究,构建了一个BPR、ERP应用程度、组织政治行为影响ERP系统实施绩效的理论模型,提出了研究假设,并通过实证分析,对研究模型和假设进行验证。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在以下五个方面:第一章:绪论。阐述本研究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目的,提出进行本研究的选题原因,并对研究内容进行详细叙述,介绍了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框架路线,说明了本研究采用的研究方法,最后展示了本研究的贡献和创新点。第二章:文献综述。收集对本研究有关的概念及理论回顾文献资料,通过文献阅读为下一章研究设计做好基础信息收集工作,对变量的选取做阐述以及介绍评价体系的构成,提供理论依据。第三章:研究设计与假设。本部分在上一章的分析后提出本研究的模型及假设,选取BPR作为研究的自变量,选取ERP实施绩效作为研究的因变量,选取ERP应用程度和组织政治行为强度作为本研究的中间变量,并对各变量做明确的界定,确定了它们的测量维度,设计了本次研究的调查问卷。最终提出本研究的研究模型,拟通过实证分析对ERP实施绩效的间接和直接影响关系。第四章:数据分析。本章主要是对回收的样本进行统计分析,验证模型与数据是否合理,假设是否成立,并对不成立的假设进行再次分析,最终得到修正后的解释模型。第五章:结论与建议。本章是本文的重点章节。主要是总结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对策与建议以及本研究的缺陷和后续研究。本研究通过对回收的有效数据分析处理后得出以下结论:(1)企业进行业务流程再造(BPR)对企业实施ERP的绩效具有正向作用关系。通过实证说明企业想要获得较好的ERP实施绩效,需要实质性的推行BPR,真正将BPR的管理思想渗透到企业ERP系统的实施中来。(2)企业进行业务流程再造(BPR)对企业ERP应用程度具有正向作用关系。当企业进行BPR的时候,促使ERP系统功能模块的应用进一步深入到流程中的各个环节,同时在更广泛的业务领域上实施,流程优化因此在更多的业务流程中得以实现,企业ERP系统与业务流程的耦合度变得越来越好,企业ERP应用程度越高。(3)企业ERP应用程度对企业实施ERP绩效具有正向作用关系。随着企业ERP应用程度的提高,企业ERP系统的实施范围越广,应用程度越深,意味着信息技术更多的替代了手工工作,管理活动更加计算机化,因此业务流程的中断越来越少,业务流程持续优化,效率不断提高。所以,企业能够在减少成本、提高利润、提高服务质量等方面进步明显,ERP应用程度越高,ERP的实施绩效越好,提升越明显。(4)企业进行业务流程再造(BPR)对组织政治行为强度具有正向作用关系。企业进行BPR的时候会导致组织内权力的再分配,当企业员工的既得利益受到威胁时,会采取行为保护自己的权力,这些行为活动阻碍或阻止了企业原本正常的BPR进程,更多的呈现出组织政治行为特征,随着BPR的深入,政治行为强度越频繁。(5)组织政治行为强度对ERP实施绩效具有负向作用的假设不成立。组织政治行为强度与ERP实施绩效可能存在相关关系,但是不显著,不支持政治行为强度越高,ERP实施绩效越低的假设。笔者认为,得出这一结论的原因可能在于:在本研究的样本中,企业大多已经实施BPR在3年以上,ERP系统应用时间也在3年以上,这些企业在项目实施初期可能存在组织政治行为对ERP实施绩效的负面影响,但是随着实施时间的推移,它们的相关性变得弱化,以至于在实施ERP几年后,虽然组织内部仍然存在一些与BPR和ERP系统实施相关的政治行为,但对ERP系统实施绩效的影响已不再显著。本文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的分析方法,有效样本为219份,满足基本研究要求。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建议与对策,提出以BPR的思想指导ERP实施,以管理思想为先导,将ERP的实施视作企业冲破阻力、实现企业彻底变革的契机;同时提出重视实施工作积累,不断优化、反馈,再优化、再反馈,将项目环节落在实处,保持持续演进,在具体再造活动中设立长期规划和短期目标,分阶段实施;还建议企业在ERP实施过程中提高组织成员对项目的参与性。本研究的创新主要有四点,第一、选题立意的创新。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具体探析了BPR对ERP实施绩效的具体作用机制和路径作用关系,探寻直接和间接两重作用效果的机理。第二、研究内容的创新。本研究不仅考虑了BPR对ERP实施绩效的直接影响,还考虑了BPR如何通过对组织成员政治行为的影响和对ERP应用程度的影响,间接影响ERP系统的实施绩效。通过本研究验证,BPR会导致ERP应用程度的提高,从而间接影响ERP应用绩效的提高,同时导致组织政治行为强度的提高。第三、研究方法的创新。本研究借鉴了国外学者对BPR的量化指标体系和ERP绩效评价体系,针对中国企业发放问卷,是将国外研究方法用于本国实践的具体尝试,同时使用AMOS和SPSS作为分析工具,使得本研究的实证部分更为科学合理。第四、现实指导意义。指导企业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该从何入手,揭示出企业应立足于自身,利用先进的适合的信息技术先理顺主要业务流程,将BPR和ERP视为指导思想而非单纯的方法手段,以点破面,边改进边反馈,持续演进。对我国企业ERP系统的应用实践,推动ERP系统在我国企业的成功应用,改进和提升ERP系统的实施绩效,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