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首先进行了听力正常和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成年人短音气导和骨导听性脑干反应研究:目的:研究耳科正常人和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的成年人气导和骨导短音诱发的听性脑干反应(ABR)的特点,探讨短音ABR反应阈与纯音听阈的关系及骨导短音ABR对于鉴别听力损失类型的作用。方法:正常组为年轻的耳科正常人20例,男性10例,女性10例。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组为诊断为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的门诊病人23例25耳,男性7例,女性16例。行耳鼻喉科常规体检、纯音测听、声导抗测试后,应用SmartEP听觉诱发电位仪记录受试者短音气导和骨导ABR。结论:短音ABR的反应阈可以用于预测纯音听阈,骨导短音ABR的反应阈及短音ABR反应阈的气骨导差有助于对鉴别听力损失的类型。
接着进行了听力正常与中耳功能异常婴儿低频和高频探测音鼓室导纳测试比较:目的:对听性脑干反应(ABR)检查正常和Ⅰ波潜伏期延长提示可能存在中耳功能异常的婴儿进行低频和高频探测音鼓室导纳测试的比较。方法:受试者是年龄在5至27周之间的婴儿。正常组15例30耳,男性8例,女性7例;异常组16例19耳,男性13例,女性3例。行ABR检查后,用GSITympstar中耳分析仪记录226Hz探测音声导纳(Ya)鼓室图,678Hz、1000Hz探测音声导纳(Ya)、声纳(Ba)、声导(Ga)鼓室图。结论:226Hz、678Hz探测音鼓室导纳测试不能很好地反映小于27周婴儿的中耳功能状态。1000Hz探测音鼓室导纳测试对于诊断小于27周婴儿的中耳功能异常是很准确的检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