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采用健胃消胀片治疗脾虚气滞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把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东莞中医院消化科专科门诊及住院部病人中符合诊断和辨证标准的脾虚气滞证CNAG患者144例,按简单随机化法分为治疗组96例和对照组各48例。其中126例患者完成本研究。18例无法随访或不愿胃镜复查剔除,完成观察的治疗组86例,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治疗前炎症严重程度及炎症活动度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把126例CNAG且中医辨证分型符合脾虚气滞证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86例)用降胃气法口服健胃消胀片治疗(药物组成:枳壳、大腹皮、沉香、莪术、内金、旱莲草、山药、甘草等);对照组(40例)口服替普瑞酮治疗,疗程为4周,分别观察治疗前后2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及病理变化比较。 结果:对比治疗组与对照组中医证候总积分综合评价,治疗组中医症候总体改善率为87.2%,对照组中医症候总体改善率为55.0%,经χ2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两组治疗方案的中医证候总体改善率有明显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对比两组病例病理改善的总体有效率,治疗组炎症分级/活动度改善的总有效率是76.7%,对照组为47.5%,经χ2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具体病理分级变化,经Ridit分析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治疗组在改善粘膜病理分级方面优于对照组。在服药治疗期间,治疗前及治疗后对患者血、尿常规、大便常规、心电图、肝功能(ALT、AST)、肾功能(BUN、Cr)等安全性指标的检测显示,未有患者出现肝肾功能损害或三大常规的异常。两组在服药期间及治疗结束后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表明健胃消胀片为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安全、有效的药物。 结论:采用降胃气法(健胃消胀片)治疗CNAG且中医辨证分型符合脾虚气滞证的患者,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该药成分枳实、沉香、大腹皮、莪术、鸡内金、山药、墨旱莲、石斛、甘草、紫苏梗,功能健脾消胀,降气和胃,主治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和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作用均明显优于替普瑞酮,临床应用健胃消胀片过程中,无明显副作用,安全可靠,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