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二维水动力模型的南京市暴雨内涝灾害风险评估

来源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dkfi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逢雨必涝”已成为我国大中城市的痼疾,如何防范和治理城市内涝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民生问题。南京市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受季风气候和起伏地形的影响,每年内涝频发,损失严重,是我国受暴雨内涝灾害影响较为严重的城市之一。因此,研究南京市暴雨内涝灾害的成灾机理,动态模拟南京市暴雨内涝灾害的淹没过程,分析暴雨内涝灾害对南京市可能造成的社会经济影响,评估南京市各市辖区内涝灾害风险,对加强城市内涝灾害预防和管理,最大程度的减轻灾害损失尤为重要。此外,南京市正在积极开展“海绵城市”的建设,科学内涝风险评估对构建“海绵城市”建设框架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本文综合灾害学、气候学和地理学的观点,基于南京市气象资料和区域气候模式模拟资料,基础地理数据,利用二维水动力模型FloodArea,对南京市5,10,20,30,50年一遇暴雨造成的城市内涝淹没进行动态模拟,结合共享社会经济路径(SSPs)下预估的人口和经济数据分析内涝灾害对南京市社会经济造成的不利影响,借助已有的脆弱性函数评价南京市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脆弱性,综合致灾因子、暴露度、脆弱性综合评估南京市暴雨内涝风险。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1、未来(2017-2050年)南京市不同重现期雨量表现出“低值更低,高值更高”的趋势。5年一遇、10年一遇降水量较现状有所减小,而30年一遇和50年一遇的降水极值则有所增大。这说明在对南京市暴雨灾害风险进行评估时,若不考虑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将在一定程度上高估或低估灾害风险的大小。  2、在致灾因子的危险性上,气候变化带来的降水极值的变化未使南京市暴雨内涝淹没格局发生太大改变,淹没深度相对减小。过去和未来不同重现期情景下内涝最大淹没深度均出现在江宁区,最大淹没范围则出现在六合区,江宁区次之。综合来看,主城区暴雨内涝灾害危险性较低,城郊地区危险性较大,以江宁区危险性最大。  3、SSP1和SSP4路径下,人口暴露度大小相差不大,发展趋势相似。人口暴露度高值区在空间上主要集中于白下区、秦淮区和溧水区;SSP1和SSP4路径下经济暴露度的发展趋势同样相似,但SSP1路径下南京市暴雨内涝灾害经济暴露度大于SSP4路径。从空间上来看,经济暴露度高值区为栖霞区、江宁区和六合区。  4、南京市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中,居民用地的脆弱性较大,林地和耕地的脆弱性较小。在空间分布上,南京市暴雨内涝灾害脆弱性由城区中心向外环城郊地区递减,长江以南地区脆弱性高于长江以北地区。  5、南京市暴雨内涝灾害风险由北向南呈低-高-低的空间分布格局,高风险区分布白下区,下关区,鼓楼区,城郊地区风险相对较低。
其他文献
我国人多地少,耕地后备资源不足。为了解决吃饭问题、确保粮食安全,我国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实践表明,土地整治可以增加有效
党的十五大对全党同志提出了做一个面向新世纪合格共产党员的要求。这是党中央为提高党员素质 ,推进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 ,向全党提出的崇高历史任务。提高党员素质 ,保持共产
城市空间扩展是城市土地利用变化最为直接的表现形式,是城市化过程空间布局与结构变化的综合反映,随着全球城市化的推进,城市空间扩展已经成为国内外城市发展研究中的热点领
《中共领导人决策思想研究》是由肖浩辉研究员主持,周发源研究员、戴树源副研究员共同研究的湖南省社科规划重要课题。经过数年的努力,现已形成三项成果,即:肖浩辉著《毛泽东决策
21世纪即将来临。面对即将到来的新世纪,政府办公部门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新的意识,迎接新的挑战,以优异的工作成绩迎接新世纪到来。一、树立创新意识树立创新
城市是人们现实生活中一个重要的活动空间。随着现代城市的飞速发展,地理信息系统(GIS)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各领域的推广应用。人们对城市公众信息的要求越来越高,并且对城市
近年来,农村土地撂荒及劳动力的流失成为中国乡村转型发展大背景下出现的新变化,引发“谁来种田”的问题,土地流转成为最有效的方式,对其的研究关乎农村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关乎“
现在基层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说得多、做得少 ,部署多、落实少的漂浮拖拉现象 ,一副对联形象地概括为“你开会我开会大家都开会 ,你讲话我讲话大家都讲话” ,横批是“谁来落实”
在新的形势下,各级党委办公室工作的着力点,应该放在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上。实现这个目标,关键在人,必须有一支思想过硬、作风优良、业务精湛的干部队伍。中央领导同志
为了从整体上定量分析武夷山市生态系统的各服务,本文运用多种环境经济学方法,对武夷山市的产品供给、水源供给、水质净化、土壤保持、固碳释氧、气候调节、旅游娱乐和生态遗产这8种生态系统服务进行评估。并借助CLUE-S模型和InVEST模型,定量评估2015-2030年武夷山市生态系统水源供给、水质净化和土壤保持服务的时空变化和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2015年,武夷山市生态系统服务的总价值为4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