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直播稻在实际生产中以机械直播和人工撒播为主,而氮肥运筹方式以及播量的选择尚未存在完善的理论支撑。因此在本研究从播种方式、播量和施肥方式入手研究直播稻的分蘖特性和产量特征,以期为区域直播稻生产提供理论指导。试验于2016年、2017年在在华中农高区科技园进行以杂交稻全两优681、荃优华占和常规稻黄华占为材料,根据分蘖成穗状况并结合主要生育时期的光合特性和干物质积累能力,研究在不同栽培方式对直播水稻的分蘖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如下:1、直播水稻一次分蘖发生叶位为1/06/0,其中3/06/0叶位是成蘖的优势叶位;2/05/0叶位是成穗优势叶位,其中3/0、4/0成穗率最高;二次分蘖,以2/1、3/1和2/2叶位为优势叶位,3/1的成蘖率最高,均超过40%,2/1和3/1是二次分蘖的主要成穗叶位,成穗率较低。2、机械直播方式下,直播水稻主要分蘖成穗叶位为3/06/0、2/1、3/1、2/2,分蘖发生率以及成穗率明显高于人工撒播下稻,其中机械直播一二次分蘖平均发生率分别高出约27.2%、29.7%,一二次分蘖平均成穗率为7高出约14.1%;主要生育时期干物质积累量均显著高于人工撒播稻,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成熟期机械直播稻干物质积累量达到最大,为18.06t/hm2,高出人工撒播稻约2.83t/hm2;在净干物质积累方面,机械直播稻拔节至齐穗期达到最高,高出1.18t/hm2;机械直播稻的着粒密度、单穗质量、一、二次枝梗的枝梗数及其粒数、结实率等主要穗部性状指标均优于人工撒播稻,其中单穗质量、穗实粒数差异达显著水平。机械直播产量高于人工撒播,差异极显著。3、全两优681和荃优华占在播量22.5kg/hm2的一二次分蘖发生率和成穗率较高,其中2/05/0、2/1、3/1、4/1叶位为主要成穗叶位,一二次分蘖平均成穗率高出13.4%、17.4%;黄华占播量45.0kg/hm2下的一二次分蘖发生率均有优势,分蘖成穗优势叶位为2/05/0,3/1,一二次平均分蘖成穗率分别高出12.6%,15.5%。全两优681和荃优华占在播量22.5kg/hm2在生育中后期保持了较高的干物质积累能力,成熟期平均干物质积累最大,高出1.34t/hm2;各光合指标在拔节至齐穗期优势显著,其中平均群体生长率高出0.05t·d-1·hm-2、净同化率高出0.54g·m-2,高效叶面积率高出3.79%且成熟期光合势最大,高出38.75m2·d·m-2。全两优681和荃优华占播量22.5kg/hm2下,一次枝梗实粒数更多和结实率更高;二次枝梗因素因品种差异明显,优势不明显。黄华占播量45kg/hm2下的穗更长,单穗质量更大;一次枝梗整体优势;其中全两优681在播量22.5kg/hm2产量较低;荃优华占产量与之相反,但差异均不显著。黄华占在播量为45kg/hm2下的产量明显较高,同样差异不显著。4、4次施肥方式有利于直播水稻的分蘖成穗、光合物质积累和穗部性状的改善。其一次平均分蘖发生为72.2%,高出8.9%,二次分蘖平均发生率的最高最低在3/1、1/3叶位,分别高出10.0%、8.6%;4次施肥直播稻最高出现在3/0、4/0叶位;4次施肥直播稻二次分蘖成穗率最高是3/1叶位,为57.7%,最低则不足10%。4次施肥直播稻在生育中后期因有较高叶面积指数、净同化率、光合势等,群体生长率在拔节至穗期相对优势明显;故光合物质积累能力强,干物质积累、净干物质积累量大。4次施肥直播稻的穗部性状、产量及其构成要素均优于3次施肥直播稻,各处理的着粒密度、单穗质量、一、二次枝梗的枝梗数及其粒数、结实率呈现的趋势基本一致:4次施肥直播稻有优势,其中各处理单穗质量差异达显著水平。4次施肥的直播稻产量及各要素表现优于3次施肥的直播稻,以穗实粒数最明显。在本区域的直播水稻生产中,直播水稻低叶位分蘖成穗率高,机械直播分蘖成穗率高、干物质积累量大、产量更高;同时适宜播量促进了直播水稻分蘖成穗、干物质积累和穗部优化;4次施肥的水肥管理直播水稻的群体质量构建和产量的形成。在生产上可采用杂交稻22.5kg/hm2和常规稻45kg/hm2的播量、4次施肥的施肥策略的机械直播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