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2005年3月27日黄渤海海上的一次海雾事件进行了观测分析及数值模拟研究。利用GOES-9(Geostationary Operational Environmental Satellite), MODIS (Moderate 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 NOAA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和风云1D可见光卫星云图对海雾发生的范围、形态、及变化进行了观测。海雾于2005年3月27日早晨发生,雾区面积大约为11000平方公里,持续24小时左右。此次海雾对黄渤海海上能见度影响很大。海雾持续过程中,面积东西向逐渐缩减,最后演变成S形状。配合MICAPS (Meteorological Information Comprehensive Analysis and Process System)地面观测资料,对海雾的发生进行了确认。利用地面站点观测资料,了解到海雾发生时能见度主要维持在2 km以下,露点温度与温度之差和能见度的变化成正比。利用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提供的FNL (Final analysis data)资料,对海雾发生时的天气形势,气海温差和水汽的南北输送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海雾发生时天气形势稳定,贝加尔湖以东地区有冷高压形成;2 m气温与该处露点温度非常接近,空气湿度较大,温差小值区域与海雾发生区域相似;2 m处露点温度与海表面表皮温度差场说进一步说明,海面在接近露点温度的情况下,才可以有海雾生成;气海温差在黄渤海地区普遍>2 oC,海雾发生的中心地区气海温差最高达到5 oC。从探空资料(白翎岛,乌山,丹东,大连,青岛,射阳站)分析可看出垂直方向上存在逆温层结,而水汽输送恰恰以此逆温层为分界,说明逆温层结抑制底层水汽蒸发,起到将水汽输送固定在低层的作用。之后,本文利用科罗拉多大学开发的RAMS(Regional Atmospheric Modeling System)数值模式对此次海雾事件进行了数值模拟,并计算了水平能见度。结果表明:能见度水平分布与卫星云图所显示的雾区分部吻合较好,但模拟得到的雾区较大,海雾的出现时间较实际观测出现时间延迟4小时左右。大连站点模拟能见度的变化与地面观测能见度值的变化趋势相一致,模拟能见度值显著偏小。此外根据模式结果分析了海表面温度与露点温的关系,并由此设计了SST (Sea Surface Temperature)敏感试验。分别对海温进行升高2 oC、升高2.5 oC、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