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大型的跨国企业不断兴起,企业不仅要面对国内同业的竞争,还要迎接国外企业的挑战,生存环境愈加严峻。在此困境下企业如何生存、发展、突围,都是时下亟待思考的重要课题。创新不仅是企业开辟发展道路、获取核心竞争力的的重要途径,更是国家实现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优化的必然手段。开放式创新,是一种全新的创新模式,它摒弃传统创新模式的自主研发、自主经营,通过引进外部知识与内部资源相结合,从而产生新知识。瑞典著名的宜家公司(IKEA)认识到创新不再是企业内部自己的事,顾客、供应商、竞争对手都可以是重要的创新来源。宜家公司把顾客作为创新灵感,将顾客的生活引入设计中,“一个忙碌的早晨”、“一个淡雅的新卧室”、“空间虽小却五脏俱全的小窝”,专为顾客的房屋样式生产出不同特色的家具,它为顾客带来一个充满创意的世界,而这些创意大都是为了满足顾客自身需求,可以这样说,宜家的创新有一半以上来自顾客。协同创新是开放式创新的一种表现,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生产的F-35第五代战斗机堪称世界上最大的协同创新项目。马丁公司联合了1000多家供应商,组成三级联合研发团队共同开展此项目,参与项目研发和生产的单位地处三十多个国家,跨越17个时区。洛克希德·马丁借助网络平台建立起全球协同网络,与合作伙伴开展协同设计与创新。开放式创新使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F-35战机的设计周期缩短了35%,为该项目节省了上亿美元资金。当外部创新被合理运用,内外部相互沟通相互协作,能极大的提高企业的创新绩效。
自从Henry Chesbrough在2003年首次提出“开放式创新(Open Innovation)”这一概念后,国内外学者间对开放式创新的探讨及争论就没间断过。开放式创新是否具有价值(Dahlander&Gann,2007)?对企业的创新绩效是否有提高?如果开放式创新能提高创新绩效,又有那些影响机制在两者之间起作用呢?基于此,本文认为知识技术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之一,有效的知识共享和知识整合能提高开放式创新对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然而开放式创新是如何通过知识共享与知识整合来影响创新绩效的?这一问题缺乏深入的实证研究。本文通过研究开放式创新、知识共享、知识整合和创新绩效四者之间的关系,为中国企业的创新实践提供有效的思路,使企业的创新能力更上一层楼,进而改善企业的业绩表现,对企业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学术界分别对开放式创新和创新绩效进行了较多的研究,但探讨二者之间关系的文章却不多,关系之间的作用“黑箱”也还未完全打开,也就是说对于开放式创新与创新绩效关系之间的影响研究较少。本文在探讨开放式创新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时,将知识共享和知识整合引入到开放式创新与创新绩效关系之间,探讨知识共享的中介作用和知识整合的调节作用,用大量的实证数据来验证本文的假设。在构建本文所涉及到的四个变量的关系模型时,首先将开放式创新从开放度这一角度进行解析,分为广度和深度两个维度,简单验证开放式创新对创新绩效具有影响;再引入知识共享这一变量,其在开放度和创新绩效之间起着中介作用,从激励的共享制度、分享的组织文化、分权结构和共享的平台四个维度来测度知识共享;知识整合又作为知识共享和创新绩效之间的调节机制,将知识整合划分为三个维度,即系统化能力、社会化能力和协作化能力。对开放度、知识共享、知识整合和创新绩效四个变量之前的研究进行了文献的综述和梳理,再在对各变量进行定义并选取各个变量的测量维度的基础上,提出理论假设。本文选取四川、上海、深圳等地区的企业作为调查对象,发放并回收问卷,最后得到432份问卷,对获取的数据运用spss17.0进行处理。首先进行变量的定义和数据的录入,然后进行变量的效度和信度分析,最后进行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分别对本文提出的假设一一进行验证。
回归得出的结果有三:第一,开放度与创新绩效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并未出现方向相反的趋势。虽然有学者指出开放度与创新绩效之间关系呈倒U型,即开放度的增加不会一直使得创新绩效增加,在达到一个临界值时开放度的增加反而使得创新绩效降低,但我国的开放式创新还处在发展阶段,开放度与创新绩效之间关系处在倒U型的左边,还未达到临界值。因此,开放式创新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第二,知识共享在开放度和创新绩效之间起到中介作用。本文研究发现,组织内知识共享氛围越浓厚,组织内外各成员间的相互合作程度越高,企业创新绩效就越好。企业应该为员工营造出一个利于共享的环境,并且制定一些合理的分享激励机制能促使组织内成员乐于分享知识,建立学习型组织、创造分享的文化都能在实现知识共享之后,进一步使知识增值和创新,从而提高企业的创新绩效。第三,知识整合在知识共享与创新绩效之间起到调节作用。在企业开放式创新的模式下,知识的进入、流出越来越频繁,合理的知识整合能有效提高创新绩效。在开放式创新模式下,企业与竞争对手、供应商、顾客等外部合作伙伴的信息互动需要保障,而这一保障除了基本的知识信息安全防范外,就需要企业内部各组织机构的合理规划,使得内外部知识在企业内部得到整合。
事实上,研究开放式创新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的机制的文章并不多,本文试着从这个角度出发,对企业获得创新途径、提高竞争力提供了理论依据,是本文的篼一个创新点。在探讨开放式创新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时,把知识共享、知识整合引入研究框架中,探讨知识共享的中介作用和知识整合的调节作用,用大量的实证数据来验证本文的假设,这是本文的第二个创新点。第三个创新点是本文研究的各变量的测量维度与量表都是根据本文的研究目的,在借鉴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个人的观点进行设计,为后来的学者研究影响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提供借鉴。最后一个创新点是本文提出了一系列假设,经过严谨的统计分析验证后,结合本国国情,给企业如何进行开放式创新提出了建议,为提高我国企业创新绩效做出了贡献。
当然本文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第一,本研究的样本抽取主要在四川、上海、深圳等地,而非全国范围内随机抽样,研究极有可能因为样本所在地区的不同而有所变化,问卷被访问者所在行业多集中在制造、IT/技术类,没有涵盖所有行业。因此,实证的研究可对不同行业、不同地区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以说明中国特色企业的普遍情况。第二,本文只是验证了知识共享在开放度与创新绩效之间起到中介作用,知识整合在知识共享与创新绩效之间起到调节作用,但是并没有具体说明这种中介作用、调节作用的程度有多大,以后可以朝这个方向深化研究。第三,本文使用的一些变量的测量量表,是沿用国外学者的研究结果,虽然结合了中国企业的特色,在实证部分也通过了信度和效度的检验,但可能对中国特色的文化冈素考虑不够全面,例如中国的家长式文化,在创新过程中起到什么作用,在本文没有过多研究,只是简单描述了共享文化氛围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所以,后来的学者可以研究出更适合中国特色企业的测量维度。第四,本文是将知识共享、知识整合作为中间变量,而在开放度和创新绩效关系之间的黑箱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可能还有其他因素对它们二者关系起到正向或负向作用,甚至还可以具体到针对某一案例来研究,更有实践意义。这些不足之处为后来学者的研究指明了一些方向。
自从Henry Chesbrough在2003年首次提出“开放式创新(Open Innovation)”这一概念后,国内外学者间对开放式创新的探讨及争论就没间断过。开放式创新是否具有价值(Dahlander&Gann,2007)?对企业的创新绩效是否有提高?如果开放式创新能提高创新绩效,又有那些影响机制在两者之间起作用呢?基于此,本文认为知识技术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之一,有效的知识共享和知识整合能提高开放式创新对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然而开放式创新是如何通过知识共享与知识整合来影响创新绩效的?这一问题缺乏深入的实证研究。本文通过研究开放式创新、知识共享、知识整合和创新绩效四者之间的关系,为中国企业的创新实践提供有效的思路,使企业的创新能力更上一层楼,进而改善企业的业绩表现,对企业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学术界分别对开放式创新和创新绩效进行了较多的研究,但探讨二者之间关系的文章却不多,关系之间的作用“黑箱”也还未完全打开,也就是说对于开放式创新与创新绩效关系之间的影响研究较少。本文在探讨开放式创新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时,将知识共享和知识整合引入到开放式创新与创新绩效关系之间,探讨知识共享的中介作用和知识整合的调节作用,用大量的实证数据来验证本文的假设。在构建本文所涉及到的四个变量的关系模型时,首先将开放式创新从开放度这一角度进行解析,分为广度和深度两个维度,简单验证开放式创新对创新绩效具有影响;再引入知识共享这一变量,其在开放度和创新绩效之间起着中介作用,从激励的共享制度、分享的组织文化、分权结构和共享的平台四个维度来测度知识共享;知识整合又作为知识共享和创新绩效之间的调节机制,将知识整合划分为三个维度,即系统化能力、社会化能力和协作化能力。对开放度、知识共享、知识整合和创新绩效四个变量之前的研究进行了文献的综述和梳理,再在对各变量进行定义并选取各个变量的测量维度的基础上,提出理论假设。本文选取四川、上海、深圳等地区的企业作为调查对象,发放并回收问卷,最后得到432份问卷,对获取的数据运用spss17.0进行处理。首先进行变量的定义和数据的录入,然后进行变量的效度和信度分析,最后进行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分别对本文提出的假设一一进行验证。
回归得出的结果有三:第一,开放度与创新绩效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并未出现方向相反的趋势。虽然有学者指出开放度与创新绩效之间关系呈倒U型,即开放度的增加不会一直使得创新绩效增加,在达到一个临界值时开放度的增加反而使得创新绩效降低,但我国的开放式创新还处在发展阶段,开放度与创新绩效之间关系处在倒U型的左边,还未达到临界值。因此,开放式创新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第二,知识共享在开放度和创新绩效之间起到中介作用。本文研究发现,组织内知识共享氛围越浓厚,组织内外各成员间的相互合作程度越高,企业创新绩效就越好。企业应该为员工营造出一个利于共享的环境,并且制定一些合理的分享激励机制能促使组织内成员乐于分享知识,建立学习型组织、创造分享的文化都能在实现知识共享之后,进一步使知识增值和创新,从而提高企业的创新绩效。第三,知识整合在知识共享与创新绩效之间起到调节作用。在企业开放式创新的模式下,知识的进入、流出越来越频繁,合理的知识整合能有效提高创新绩效。在开放式创新模式下,企业与竞争对手、供应商、顾客等外部合作伙伴的信息互动需要保障,而这一保障除了基本的知识信息安全防范外,就需要企业内部各组织机构的合理规划,使得内外部知识在企业内部得到整合。
事实上,研究开放式创新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的机制的文章并不多,本文试着从这个角度出发,对企业获得创新途径、提高竞争力提供了理论依据,是本文的篼一个创新点。在探讨开放式创新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时,把知识共享、知识整合引入研究框架中,探讨知识共享的中介作用和知识整合的调节作用,用大量的实证数据来验证本文的假设,这是本文的第二个创新点。第三个创新点是本文研究的各变量的测量维度与量表都是根据本文的研究目的,在借鉴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个人的观点进行设计,为后来的学者研究影响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提供借鉴。最后一个创新点是本文提出了一系列假设,经过严谨的统计分析验证后,结合本国国情,给企业如何进行开放式创新提出了建议,为提高我国企业创新绩效做出了贡献。
当然本文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第一,本研究的样本抽取主要在四川、上海、深圳等地,而非全国范围内随机抽样,研究极有可能因为样本所在地区的不同而有所变化,问卷被访问者所在行业多集中在制造、IT/技术类,没有涵盖所有行业。因此,实证的研究可对不同行业、不同地区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以说明中国特色企业的普遍情况。第二,本文只是验证了知识共享在开放度与创新绩效之间起到中介作用,知识整合在知识共享与创新绩效之间起到调节作用,但是并没有具体说明这种中介作用、调节作用的程度有多大,以后可以朝这个方向深化研究。第三,本文使用的一些变量的测量量表,是沿用国外学者的研究结果,虽然结合了中国企业的特色,在实证部分也通过了信度和效度的检验,但可能对中国特色的文化冈素考虑不够全面,例如中国的家长式文化,在创新过程中起到什么作用,在本文没有过多研究,只是简单描述了共享文化氛围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所以,后来的学者可以研究出更适合中国特色企业的测量维度。第四,本文是将知识共享、知识整合作为中间变量,而在开放度和创新绩效关系之间的黑箱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可能还有其他因素对它们二者关系起到正向或负向作用,甚至还可以具体到针对某一案例来研究,更有实践意义。这些不足之处为后来学者的研究指明了一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