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白璧德是一位颇有争议的人物,本文诣在从全方位、多角度对白璧德有一个全新的认识:生平、思想源头、理论、及著作的解读,西方文化视野中的白璧德及中国视野中的白璧德。白璧德与穆尔引领的人文主义运动历时二十多年,虽然时间不长,但是涉及到历史、文学、政治、教育、伦理等领域。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在人们对他们渐渐遗忘的时候,在美国又形成了研究热潮,这说明他的理论或他的理论的发展,在当下社会还有重要意义,这也说明了白璧德的前瞻性:在科学主义与物质主义的双重作用下,人类不是在渐趋文明而是在远离文明,半个多世纪以后,人们在反思中,似乎意识到了这一点,从而设立了研究所再一次对他进行研究。在中国对他的研究也在升温,但是由于其学生们对他的拖累:用文言文对他的理论进行翻译;与新文化运动者的论争,再加上他们的误读或刻意误读,使白璧德在中国人心中有一个扭曲的理解。国内对他又没有全面论述,本文力图揭开他身上的迷雾,使人们对他的理解更接近他的本真。 全文共分三章:第一章重点在理论角度重新认识白璧德。白璧德人文主义关注人格建构和对现实的承担,这两点是人文主义本质和主旨所在。他主张从古代圣哲的智慧中,从人类经验的精华中建构人文主义精神。释迦牟尼、耶稣、孔子、亚里斯多德是他认为的“较高自我”——人类精神的典范。白璧德寻求文学的道德意义,他不能忍受文献学家把文学当作历史语言变化之记录的科学式研究方法。白璧德人文主义的关键词有标准、更高意志、想像、二元论等。他的著作:《文学与美国的大学》、《卢梭与浪漫主义》全面展现了他的理论内核,论文对这两部著作进行了解析。 第二章从西方文化视野中认识白璧德。白璧德被称为“哈佛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