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伪狂犬病毒(PRV)属于a疱疹病毒,严重危害猪,每年给养殖业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gE是PRV的重要毒力基因,与gI形成的功能复合体对病毒在细胞间扩散和对神经系统的侵染有重要作用。目前gE基因缺失疫苗被广泛用于PRV的防控,结合抗体检测,作为标记基因的gE基因也可以用来区分疫苗接种猪和野毒感染猪。MicroRNA(简写miRNA)是长度约20-24nt的单链小RNA分子,调控基因的转录后表达水平。大量研究证明,病毒和宿主都可以利用miRNA调节自身与对方的转录物,来实现免疫逃避和自我保护。病毒侵染可导致宿主miRNA表达谱发生变化,可以为其生存创造有利条件,同时宿主也可以利用miRNA来实现免疫清除。本研究将PRV及PRV-gEgl分别接种猪肾传代细胞系(PK-15),24h后分别提取总的RNA,通过solexa测序技术并结合生物信息学方法,对两株病毒侵染PK-15细胞前后的miRNA表达谱进行深入的分析。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在PRV感染后与PRV-gEgl感染后以及未感染的PK-15细胞中分别检测了miRBase19.0数据库猪源成熟miRNA中的218个、221个、225个。除已知的miRNA外,3个样本还分别鉴定出大量新的猪源miRNA以及5个新的病毒miRNA。通过qRT-PCR验证随机筛选出的12个miRNA,发现与高通量测序结果变化趋势相一致,表明测序结果真实可信,可用于后续差异分析。与未感染的PK-15细胞相比较,PRV感染与PRV-gEgl感染后的PK-15细胞中均鉴定出差异显著的miRNA,分别为137个和135个,从中各自筛选出9个差异突出的miRNA并整合TargetScan和miRanda两个数据库的算法,预测它们的靶基因,构建miRNA-target调控网络图。其中下调的ssc-miR-24-3p调控的靶基因最多,ssc-miR-30a-5p与ssc-miR-30d在PRV感染组调控网络中处于核心位置,ssc-miR-10a-5p与ssc-miR-10b在PRV-gEgl感染组调控网络中处于核心位置,影响这整个网络的稳定性。PRV-gEgl感染组相对于PRV感染组有85个(60个上调,25个下调)差异显著的miRNA,表明基因缺失对细胞miRNA的表达有不同影响。为了了解病毒侵染后细胞异常表达的miRNA对病毒的作用,本研究随机选取了ssc-miR-34a、ssc-miR-19、ssc-miR-145-5p和ssc-miR-499-5p,将它们分别转染细胞后接毒,在12和36h时分别收毒。通过荧光定量检测结果显示ssc-miR-34a、ssc-miR-16对PRV复制有抑制作用。本研究鉴定了PRV感染与PRV-gEgl感染PK-15细胞前后的miRNA表达谱,并通过对它们进行比对分析,加深病原宿主互作机制的理解,也对gEgl对细胞的作用有了新的认识。基于miRNA的病原宿主互作机制的深入分析为从miRNA角度防控PRV奠定一些基础,也可以为其作为疫苗、载体或者是神经传导示踪等方面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