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中国奶业发展迅速,2008年就已成为世界第三大产奶大国。但长期以来,我国奶农收入不稳定、增收困难,周期性“倒奶”事件更是严重打击了奶农的生产积极性。奶农的收益主要来源于生鲜乳的价格,当奶农售卖生鲜乳的机会成本低于不生产时的成本时,奶农不会继续提供生鲜乳,加上生鲜乳的储藏和保鲜困难,对于奶农来说,将已经挤出的鲜奶倒掉是最好的选择。生鲜乳的价格波动是导致了奶农“倒奶”的直接原因。但究其根本原因,在于我国乳业产业链发展到现今阶段依然没有形成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本文利用产业组织理论,从乳品产业的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以及产业链上的利益主体之间的市场力量对比这三个方面对我国乳品产业链存在的不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的成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我国乳品产业市场结构不集中、“低进高出”的行业壁垒和乳企之间日益激烈的竞争行为使得奶价走低,更重要的是,我国乳品产业链上的加工企业和奶农市场地位极不平等,企业利用其强势的市场地位将成本转嫁给奶农,而将收益投资用于与其他企业对市场份额的竞争上,以“价格战”“广告战”的形式争夺市场资源。市场结构、市场行为以及主体间的市场力量对比三大原因导致我国乳品产业链始终存在着不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难以形成1+1>2的资源整合优势。通过分析我国乳品产业链利益分配不合理的格局成因,结合我国乳品产业链的特征和shapley值法在解决合作成员之间利益分配问题的广泛运用,本文认为,shapley值法以合作成员对利益产生的贡献度大小作为衡量利益分配的指标,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考虑因素不全,因此本文通过加入合作成员的合作程度、创新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对shapley值法确定的基础利益分配额进行调整,构建“以shapley值法为基础,多因素综合修正,基于模糊数学理论的模糊综合评价法确定修正系数”的产业链合作成员的利益分配方法,使得利益分配更加兼具效益与公平。同时借鉴国外成功的实践经验,分析乳业发达国家的乳品产业链组织结构,试找出这些国家是如何实现公平合理的产业链利益分配机制。在分析原因、提出解决方案和借鉴成功的经验之后,提出一系列对我国乳业发展的有效地建议,共同促进我国产业链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形成、实现奶业一体化、推动产业链合作成员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济共同体。“倒奶”的发生,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我国原奶价格高企与国际市场矛盾不断深化的结果。本文创造性地提出从利益分配角度去解决我国乳业发展不稳定问题,通过构建合理的乳业利益分配机制促进乳业健康长久发展,真正使乳业成为有利益农民和农村发展的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