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岷江上游关系四川、长江中下游地区乃至国家的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岷江上游地区一直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不断加大对岷江上游生态安全的投入。国家在岷江上游实施了众多的生态补偿措施,其中以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影响力最广。人类干扰活动是岷江上游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以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区理县为例,选取与当地农民生活关系密切的以电代柴为例,评价生态补偿对生态系统恢复影响的价值。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并结合生态补偿的基本政策以及生态效益评价的理论基础,探讨了建立理县生态补偿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的计算方法,建立了县域尺度生态补偿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为干旱河谷区县域尺度生态补偿综合效益的评价提供了方法借鉴。(2)理县实施以电代柴以来,年节约薪柴量12.46万t,折合保护森林面积3059.20hm2,是理县退耕还林面积1600hm2的将近3倍。以电代柴取代传统能源形式,保证天然林资源不受破坏、退耕还林“退得下、稳得住、不反弹”目标的顺利实现。(3)从区域经济的视角出发,融合经济学、生态学等诸多学科的相关理论和方法,计算出理县以电代柴总的生态效益为106171.10万元,其中减少污染排放的效益为669.43万元、涵养水源效益的价值为2335.47万元、固土保肥效益的价值为9742.15万元、固碳释氧效益的价值为7448.55万元、净化空气效益的价值为39.57万元、调节小气候效益的价值为64.17万元、保护生物多样性效益的价值为85871.74万元。(4)理县以电代柴的7种生态效益中,所占比重大小依次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效益(81%)>固土保肥效益(9%)>固碳释氧效益(7%)>涵养水源效益(2%)>减少排放效益(1%)。其中保护生物多样性效益的价值占81%,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保护该地区生物多样性在我国乃至全球的重要地位,保护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的战略意义;其次为水土保持效益的价值占到了9%,这对干旱河谷植被的恢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说明开展生态补偿工程对西部地区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环境问题具有积极的抑制作用,正符合我国实施生态补偿工程的目的;再次为固碳释氧效益占7%,在全球温室效应加剧的情况下,森林固碳释氧显得更为重要,森林资源固碳释氧对于维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