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病案数据的智能整理,利用数据联合挖掘的方法,挖掘李坤寅教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不孕症的用药规律、药物间的关联性、常用核心组方及组方核心,为其临床经验提供客观的依据,亦为日后临床诊断及实践提供具体的、可重复的有效组方。李教授认为本病以治肾为基础外,应强调脾胃论治,本研究通过客观的数据分析,从频数统计及药物间关联性中揭示治则,从而推断病机,以证明脾肾同治为本病核心治则。方法:1.本研究收集2016年6月至2019年7月李坤寅教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所致不孕症的病例,用微软Microsoft Excel建立数据库,经过数据规范化及纳入排除整理,将经筛检的处方方药录入Excel,并进行编码,再通过Excel,IBM SPSS Statistics 27.0及R Studio(version 4.0.2),进行数据分析:1.1利用Excel进行频数分析,对证型、药物使用频数、药物功效分类、归经、四气五味等进行频数统计。1.2采用统计软件SPSS为分析平台,选择系统聚类法中的组间联接法,选择平方欧氏距离,将首25项常用药物作为变量,进行聚类绘制树状图及群集图。1.3采用统计软件R Studio为分析平台,将支持度设为10%,置信度设为80%,采用关联规则进行药物关系分析,并按照药物组合出现的支持度、置信度及提升由高至低排序,再以IBM SPSS Modeler 18.2制作关联规则网络展示图,展示李教授用药规律及药物之间的关联性。2.本研究通过跟师随诊学习的方式记录李坤寅教授治疗PCOS所致不孕症的病例,以李教授治疗各种妇科疾病的临证思路为研究指导,以跟师临证的笔记及病案为素材,整理、分析、探讨及总结李教授治疗PCOS所致不孕症的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结果:1基本信息数据纳入356份病案,记录用药107味中药,达4624频次,平均用药日数为7.38天,单处方用药平均用药数12.99味。患者以25-35岁占70.76%,其中78.93%为原发性不孕。2频数分析结果:治疗本病核心药物(使用频次在128次以上)的10味常用药依次为茯苓、陈皮、甘草、竹茹、桑寄生、柏子仁、白术、山药、山茱萸及续断,以上药物大多是健脾化湿药为主,补肾药次之。依使用频次统计,补虚药共使用1562次(33.78%);理气药共使用443次(9.58%);利水渗湿药共使用342次(7.40%);活血袪瘀药共使用334次(7.22%);化痰止咳平喘药共使用329次(7.12%)。而进一步研究发现,补虚药中补气类药物使用频次最多,共815次;其次为补阳药(345次)。统计药物四气,使用属平性的药物频次最多(33.02%),其次为温性药物(23.01%)。统计药物五味,甘味药物达62种、苦味药物达41种,甘味及苦味药的使用突出治脾的重要性。药物归经以脾经、肾经及肝经频次最高,分别使用2317次、1975次及1942次,反复提示了治脾及治肾对本病的重要性。证型分析方面,肾阳虚证占12.08%;肾阴阳两虚证占20.79%;脾气不足证占5.90%;脾虚气陷证占4.49%;脾肾阳虚证占15.17%;痰湿内盛证占13.76%;肝郁化火证占19.66%;气滞血瘀证占8.15%。将以上证型归纳,以肾虚为最主要病机的证型包括肾阳虚证及肾阴阳两虚证,两证型病例共占32.87%;以脾虚为基本病机的证型包括脾气不足证、脾虚气陷证、脾肾阳虚证及痰湿内盛证,共占39.32%,可见以脾虚为主的病例比以肾虚为主的病例略多;以气滞为基本病机的证型包括肝郁化火证及气滞血瘀证,共占27.81%。3各证型的分析结果3.1肾阳虚证:前10味常用药为附子、桂枝、生地黄、山茱萸、山药、牡丹皮、泽泻、茯苓、陈皮、竹茹。经聚类分析得到的核心组方有2个:○1生地黄、附子、泽泻、桂枝、牡丹皮、竹茹、山药、山茱萸、陈皮、茯苓、龙骨、石斛,以上类近金匮肾气丸加减;○2莲子、藿香、白术、补骨脂、布渣叶、甘草、熟地黄、白扁豆、佩兰,组方以温脾补气,运脾化湿为要点。经关联规则演算后,多项药物都共同有98%的支持度及100%的置信度,包括附子、生地黄、泽泻、牡丹皮、桂枝,提示以上药物均同时出现在处方中,药物之间有强关联。3.2肾阴阳两虚证:前10味常用药物为甘草、茯苓、桑寄生、熟地黄、山药、淫羊藿、山茱萸、柏子仁、竹茹。聚类分析得到的核心组方为甘草、茯苓、桑寄生、山药、陈皮、熟地黄、淫羊藿、山茱萸、柏子仁,以上类近右归饮加减。关联规则中,可以证明甘草、山药、桑寄生、茯苓、熟地、淫羊藿及陈皮之间有强关联。3.3脾气不足证:前10味常用药物为党参、茯苓、甘草、白术、陈皮、白扁豆、黄芪、莲子、柴胡及布渣叶。聚类分析得到的核心组方2个:○1厚朴、竹茹、续断、柏子仁、淫羊藿、龙骨、桑寄生,是补肾药类及安神药类的组合;○2白扁豆、莲子、白术、陈皮、茯苓、布渣叶,药组以参苓白术散为基础。关联规则中显示白扁豆、甘草、布渣叶、茯苓四项药物的关联性最高。3.4脾虚气陷证前10味常用药物为山药、甘草、续断、白术、党参、龙骨、蒲黄、三七、益母草及茜草。聚类分析得到的核心组方2个:○1熟地黄、竹茹、陈皮、茯苓、布渣叶、桑寄生、夜交藤、合欢皮、山茱萸、柏子仁,药组补肾填精,滋养肾水,配养心安神药防虚火内生,热扰心神。再配健脾运脾袪湿药,以防补肾精药类滋阴腻碍脾胃;○2蒲黄、三七、益母草、党参、白术、茜草、续断、龙骨、牡蛎、海螵蛸,药组类近固冲汤加减。关联规则方面显示山药、蒲黄、续断和三七的关联性最强。3.5脾肾阳虚证:前10味常用药物为菟丝子、白术、甘草、桑寄生、续断、覆盆子、党参、何首乌、茯苓及陈皮。聚类分析得到的核心组方为桑寄生、白术、甘草、续断、菟丝子、覆盆子、党参、陈皮,类近四君子丸合寿胎丸加减。关联规则提示熟地黄、续断、白术、覆盆子及甘草五项的关联性较强。3.6痰湿内盛证:前10味常用药物为半夏、陈皮、枳实、茯苓、甘草、竹茹、柏子仁、黄芪、合欢皮及夜交藤。聚类分析得到的核心组方为茯苓、竹茹、甘草、半夏、枳实,药组类近温胆汤加减。关联规则均显示茯苓、竹茹、甘草、枳实及半夏五项药物间有强关联。3.7肝郁化火证:前10味常用药物为茯苓、麦芽、陈皮、浙贝母、郁金、鸡内金、柴胡、防风、乌药及黄芪。聚类分析得到的核心组方为郁金、鸡内金、麦芽、浙贝母、防风、柴胡,药组类近自拟多囊方。关联规则的演算,提示鸡内金、郁金、浙贝母、麦芽四项的关联最强。3.8气滞血瘀证:前10味药物为熟地黄、川芎、当归、赤芍、益母草、乌药、甘草、柏子仁、郁金、鸡血藤。聚类分析得到的核心组方2个:○1桃仁、红花、桑寄生、白扁豆、陈皮、合欢皮、夜交藤,组由活血通经药、健脾补肾药加安神药类组成;○2当归、乌药、赤芍、益母草、鸡血藤、郁金、川芎、熟地黄,药组类近活血汤加减。从四阶关联规则中得出,熟地黄、鸡血藤、乌药和郁金,柏子仁、赤芍、乌药及甘草及赤芍、鸡血藤、郁金和乌药这三组组合,在组方中的关联性最强。结论:1.从聚类分析和关联规则的联合挖掘中,挖掘出李教授治疗本病的核心组方组成以及药物之间关联性,体现了中药复方的内涵,并把其经验处方通过客观的数据化而呈现出来。肾阳虚证常用药可组方成金匮肾气丸加减,本证健脾补气类药物运用非常少,为肾阳虚弱而未损及脾阳。肾阴阳两虚证常用药可组方成右归饮加减,其中配伍运用了养安心神药及健脾理气渗湿药,以加强补肾益精的效果。脾气不足证用药可组方成参苓白术散加减,选药以治脾为核心治则,益肾药类较少,提示本证只以脾虚为基本病机。脾虚气陷证常用药可组方成固冲汤,从用药中可见补益药、止血药及安神药,反映处方目的在于补气健脾,固冲益肾,并用于经行期时月经量多的病症。脾肾阳虚证常用药可组方成四君子丸合寿胎丸加减,提示本证型脾肾同治。痰湿内盛证常用药可组方成温胆汤加减,从药物关联性中提示本证型以实证为主。肝郁化火证用药可组方成李教授自拟多囊方,以理气消食为治则。气滞血瘀证常用药可组方成活血汤加减。聚类分析及关联规则的演算结果突显组方用药时健脾与补肾之间的强关联性,提示治法上应强调脾肾同治。2.李坤寅教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致不孕症时,认为“治病必求于本”,故临证上先辨病,再辨证而论治。他认为本病病机不只责之于肾,而更应强调脾气不足是核心病机,脾胃健运,先天之精得以壮大充盈,才能有助卵泡生长发育。故此除了以补肾为基本治则外,认为治脾对本病亦起了关键的重要性。故治疗上脾肾同治,按脾肾虚损程度的不同而立方用药,而且把健脾理气药类贯穿整个治疗。李坤寅教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致不孕症时经验组方为:肾阳虚证以金匮肾气丸加减;肾阴阳两虚证以右归饮加减;脾气不足证以参苓白术散加减;脾虚气陷证以固冲汤加减为基础;脾肾阳虚证以四君子丸合寿胎丸加减;痰湿内盛证以温胆汤加减;肝郁化火证自拟多囊方加减;气滞血瘀证以活血汤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