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由于药物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等技术的不断进步,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的生存率得到了明显的提升,预后也较以前有了明显改善。然而,急性心肌梗死后出现的相关并发症仍然是目前较为棘手的临床问题。其中左心室血栓(Left ventricular thrombus,LVT)是急性心肌梗死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其一旦形成并脱落便可导致严重的血栓栓塞事件。目前认为,广泛前壁心肌梗死是左心室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之一,而且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心室血栓24小时即可形成,2周内发病率最高。如果在这样的高危人群中提前预防给药,可能有更大获益,但目前各指南关于预防LVT尚有争议,无标准方案。现在左心室血栓常用的治疗手段是三联抗栓方案,即一种抗凝药物联合两种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但是传统选用华法林口服抗凝的三联抗栓方案治疗的出血风险较高。近年几项研究显示,采用新型口服抗凝药(New oral anticoagulants,NOACs)的联抗栓治疗方案效果不劣于华法林参与抗凝的传统三联抗栓治疗,并且出血风险较传统三联抗栓治疗更低。利伐沙班作为一种新型口服抗凝药物,通过直接抑制Xa因子,可逆地与凝血酶活性位点结合高效发挥抗凝作用,已经有研究证实其对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抗血小板聚集效果无明显影响。其在预防房颤患者的左心房血栓方面也也展现了不劣于华法林的有效性和优于华法林的安全性。但利伐沙班应用于预防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后左心室血栓形成现阶段尚缺乏足够有效性和安全性证据。目的本研究旨在急性前壁心梗患者中,采用小剂量利伐沙班加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预防左心室血栓的发生,通过随机对照的前瞻性临床研究,明确利伐沙班预防急性前壁心梗患者左心室血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入组条件的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分为利伐沙班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入院后起始均给予双联抗血小板联合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之后利伐沙班组:在院期间停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采用利伐沙班(2.5mg 2/日)加用双联抗血小板(阿司匹林100mg+氯吡格雷75mg或者阿司匹林100mg+替格瑞洛90mg),三联治疗1个月,再双联抗血小板治疗11个月。对照组:在院期间停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采用双联抗血小板(阿司匹林100mg+氯吡格雷75mg或者阿司匹林100mg+替格瑞洛90mg),双联治疗12个月。住院期间完善PCI术后7天心脏彩超,同时电话通知患者30天后门诊随访,采用心脏彩超观察是否发生左心室血栓,其中30天随访还包括病史、心电图、实验室检查、系统常规检查、不良事件(终点事件及出血等)结果利伐沙班组与对照组的临床资料分析表明:两组之间在年龄、性别、BMI、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史、心功能状态、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情况和合并心血管用药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与未使用利伐沙班的患者相比,使用小剂量利伐沙班联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预防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后左心室血栓形成的患者,其左心室血栓发生率显著降低,血栓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死亡和血栓不良事件的综合发生率显著降低,总出血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小剂量短期利伐沙班联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能显著降低左心室血栓的发生率;2.小剂量短期利伐沙班联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能显著降低血栓不良事件发生率;3.小剂量短期利伐沙班联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能显著降低临床死亡和血栓不良事件的综合发生率;4.小剂量短期利伐沙班联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时与单纯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相比总出血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综上,小剂量利伐沙班用于预防前壁心肌梗死后左心室血栓形成是安全、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