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是研究小麦-玉米轮作种植体系下,对长期施肥对塿土团聚体分布及其相关结合碳物理保护影响的情况,以期更好理解施肥如何影响土壤团聚作用及土壤有机碳累积的机制,进而利于建立合理的施肥制度。试验采用的不同施肥处理土样(0-10 cm土层和10-20 cm土层)来自35年长期定位试验,利用Six的方法分析水稳性团聚体及粉粘粒组分(>2 mm,0.25-2 mm,0.053-0.25 mm和<0.053 mm)和>0.25 mm水稳性大团聚体内有机碳组分的分布情况。施肥处理分别为不施肥(CK),高低量化肥(N1P1和N2P2)和高低量有机肥(M1和M2)。主要取得以下结果:长期施肥显著影响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储量。0-10 cm土层,施肥处理与CK相比均提高了土壤有机碳含量以及碳储量。其中N1P1与N2P2处理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M2比M1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机碳含量和碳储量,增幅分别为18.14%和8.92%。有机肥处理比化肥处理显著提高了碳储量和固碳速率。10-20 cm土层,除了M2处理显著增加土壤有机碳含量、碳储量和固碳速率之外,施肥与对照相比没有显著影响土壤有机碳含量、碳储量和固碳速率。长期施肥显著影响不同团聚体的分布。0-10 cm土层,除了N1P1处理之外,施肥较对照均显著降低>2 mm大团聚体与<0.053 mm粉粘粒的含量。M1比M2处理显著提高0.25-2 mm团聚体含量。10-20 cm土层,N2P2较CK显著提高了0.053-0.25 mm团聚体含量(22.84%),但降低了0.25-2 mm团聚体含量(11.35%)。其它处理没有显著影响不同团聚体的分布。长期施肥也显著影响团聚体有机碳的含量。0-10 cm土层团聚体的有机碳含量显著高于10-20 cm土层,平均增加30%左右。0-10 cm土层,N1P1处理较对照仅仅显著增加了>2 mm团聚体有机碳含量,N2P2和M处理均显著增加团聚体(除<0.053 mm粉粘粒)的有机碳含量。10-20 cm土层,施加化肥较对照没有显著影响团聚体及粉粘粒组分的有机碳含量,施加有机肥均显著增加>2 mm团聚体的有机碳含量。各土层不同处理土壤有机碳的分配比例基本一致,土壤有机碳主要储存在0.25-2 mm团聚体中,<0.053 mm粉粘粒组分储存的有机碳比例最低。综合0-20 cm土层,0.25-2 mm团聚体碳储量与土壤碳储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土壤有机碳主要固存于0.25-2 mm团聚体内。长期施用化肥较对照没有显著改变0-10 cm土层大团聚体内各组分的质量比,施加有机肥显著提高了轻组组分和微团聚体内颗粒有机质的质量比,分别增幅267%-392%和49%-116%。长期施加高量化肥以及有机肥对10-20 cm土层大团聚体内各组分质量分布有一定影响。长期施肥没有影响各土层矿物结合碳(MOC)的含量。0-10 cm土层,施加化肥与对照相比没有显著影响大团聚体内各组分有机碳的含量及各组分有机碳储量,M处理显著增加了大团聚体内除MOC之外其他组分有机碳的含量,并显著增加轻组有机碳储量与微团聚体内颗粒有机碳储量,分别增加了10倍与9倍。10-20 cm土层,除了N1P1显著减小轻组有机碳的含量之外,化肥处理与对照相比没有显著影响大团聚体内各组分有机碳含量,但是施加化肥较CK均显著减小轻组有机碳的储量,幅度为69.7%-77.4%。而施加有机肥显著增加了微团聚体内颗粒有机碳的含量,增幅94.8%-144%。另外,M1处理与CK相比,显著增加了微团聚体内颗粒有机碳储量,M2与CK相比,显著增加了粗颗粒有机碳储量与微团聚体内颗粒有机碳储量,平均增加了3倍左右。相关分析表明微团聚体内颗粒有机碳均与各层土壤有机碳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大团聚体内颗粒有机碳对土壤碳储存有重要意义。综合以上结果,35年长期施肥显著影响了塿土各土层土壤有机碳和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对0-10 cm土层土壤的影响更明显。长期施肥显著影响了团聚体的分布,但没有影响团聚体的稳定性。长期施用有机肥较化肥更利于团聚体对有机碳的物理保护,尤其是施用高量有机肥显著增加了受物理保护的有机碳含量及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