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阈下说服是指通过阈下刺激或者信息的呈现,试图引导个体采用某种观点、态度或者行为的过程。早于1957年,市场研究者James Vicary就发表了一项研究报告,声称通过向观众反复呈现"Drink Coke"和"Eat Popcorn"的阈下信息,新泽西一家影院6周内爆米花及可口可乐的销量分别增长了58%和18%。阈下说服由此受到关注。已有的研究从不同方面考察了阈下说服的效果,如闪现式刺激、嵌入式刺激、听觉刺激等,但始终无法为阈下说服的存在提供直接证据,导致学术界对阈下说服是否存在有着较大的争议。这其中的原因可能与个体的觉知情况、阈下语义激活、当前动机以及习惯有关。直到最近,才有研究成功的再现了阈下说服的作用,发现当前动机在阈下说服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引起了新一轮的研究热潮。本研究采用实验室实验法,以大学生为被试,在隐藏实验真实目的的情况下,通过操控被试的口渴度与反应延时,探讨了动机作用下阈下说服的人格特性及其时间效应。希望在进一步挖掘阈下说服的局限性及其内部机制的同时,可以为以往研究的失败作出更多合理的解释,最终实现为该领域提供更多支持性证据的目的。研究1为验证性研究,验证在动机作用下阈下说服的作用是否具有跨文化一致性。研究2为探索性研究,探讨无延时、30s延时和60s延时的情况下,阈下说服的作用将发生何种变化,即阈下说服的时间效应如何。研究3也是探索性研究,通过卡特尔十六项人格因素测验,初步探讨人格因素在阈下说服作用中所扮演的角色,并考察性别等因素是否在其中起着调节效应,试图发掘阈下说服的其它内在机制或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当前动机可以有效的预测和解释阈下说服作用的发生。第二,延时反应会削弱阈下说服的作用,阈下说服只能影响当前行为。第三,性别在独立性和阈下说服之间起调节作用,独立性越强的男性和依附性越强的女性越容易受到阈下说服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