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宋汴渠是中国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曾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深入研究汴渠的变迁过程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不仅是丰富与完善运河研究的需要,而且对保护运河遗产、弘扬运河文化、促进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研究均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史料考证的基础上,结合野外考察、遥感影像解译等研究方法,复原了先秦鸿沟、隋朝通济渠、唐宋汴渠等运河的流路及变迁过程,分析了三者之间的承继性,阐明了汴渠兴衰与黄河之间的关系,探讨了运河开通对当时交通运输、经济文化、城镇发展的影响。主要结论有: (1)鸿沟作为隋以前沟通黄、淮流域的主要人工运河,开凿于魏惠王十年(前360年),其干流自荥阳北引黄河水东流,至大梁(今开封)后转为南流,经由陈留、通许、陈县(今淮阳)等地,最后在项县(今沈丘)附近注入颍水。其中,较为重要的变化发生在引水口和渠首段。研究表明,在战国至魏晋时期,鸿沟引水口和渠首段至少有三次较大的改变:第一次即战国中期魏惠王开鸿沟之初(前360年),其引水渠选用济隧河道,其引水口位于当时魏国的卷邑(今原阳县西);第二次发生在秦王政兼并六国过程中(前246-前225年),渠首段西迁至荥渎河道,引水口位于荥渎与黄河连接处荥口石门;第三次发生在汉灵帝建宁年间(168年-172年),渠首段再次西移至石门水河道,其引水口也随之再次向西迁移至石门水与黄河连接处石门亭附近。 (2)隋通济渠的疏凿主要是利用鸿沟、睢水、蕲水,但其引水口与鸿沟不同。汉灵帝建宁年间(168年-172年),鸿沟引水渠西移至石门水河道,其引水口也随之再次向西迁移至石门水与黄河连接处石门亭附近,一直沿用至魏晋。而隋炀帝于板渚新开引水渠,经由广武山北麓汇入鸿沟河道,自广武山东至大梁段河道与鸿一致。通济渠流经中牟地区以圃田泽为水柜,经官渡城之后转为东北流,在斗门村分为两股进入大梁城。 (3)唐汴渠荥阳至开封段的流路是:自板渚引黄河水,经广武山北麓至郑州,该段与今黄河流路基本一致;在今中牟至开封段先后经杨桥村、万胜村、水溃村、板桥村、韩庄村、斗门村,进入开封城,经大相国寺南门,于开封繁塔附近折而东北流,与浚仪渠汇合后转为东流;向东循睢水河道,经陈留、雍丘,在宋州东南与睢水分流,自蕲水河道经永城、宿州,最后于泗州东北(今江苏泗洪县南)注入淮河。其中,变化较为显著的是引水口,结果表明:隋至唐初(581-713年),汴渠于黄河引水口在板渚,渠首段紧邻广武山北麓;唐开元二年(714年),李杰修复了梁公堰,板渚汴口和石门汴口轮流疏浚,交替使用,不误漕运。 (4)宋代黄淮间的水运主要依靠汴渠水系,汴渠干道流路大致与隋唐时期相近,自荥阳引黄河水,经开封、陈留、宁陵、谷熟、夏邑、永城、宿州等地,于今盱眙北注入淮河。其中,变化较为显著的是渠首段,结果表明:北宋中后期(1078-1127年),弃黄河水源,改用洛水,引洛口位于洛水入黄河处,即巩县任村,自任村新开引水渠至板渚,将洛水引入汴渠。 (5)运河作为一项水利工程,是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晶。通济渠的开凿主要受人文因素驱动,而其变迁则主要受自然因素影响,特别是黄河的影响;唐宋统治者为了解决黄河泥沙及河水泛滥对汴渠运河的影响,采用了一系列的措施,包括定期疏浚、狭河束水、导洛入汴、开挖减河等,但依然难于摆脱黄河的影响;靖康之变以后(1234-1297年),黄河分为三股南流入淮,其中一股夺汴渠而行之,南宋政权无力治理,汴渠运道最终堙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