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2006年的调查结果为依据,对刀鲚仔稚鱼的早期发育特征进行了描述,并对其在长江口沿岸碎波带水域的数量变动规律和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旨在为保护刀鲚仔稚鱼资源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2006年3~10月,在长江口13个站位点(Sts.1~13)的沿岸碎波带,每月大潮期间用小型拖网(1×4m,网目1mm)进行了调查。参照Kendall(1984)仔稚鱼发育分期标准,并结合刀鲚仔稚鱼发育情况的实际划分发育阶段,然后统计个体数,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研究结果如下:
卵黄囊期仔鱼已开口,各鳍无鳍条。前弯曲期仔鱼背鳍鳍条完全形成,胸鳍下部鳍条开始出现。弯曲期仔鱼上颌骨后缘开始向后延伸,脊索末端开始上弯;胸鳍开始出现2-3枚游离鳍条,尾柄部出现少量鳞片。后弯曲期仔鱼肌节呈“W”型,尾下骨完全形成,其后缘与体纵轴垂直;胸鳍6枚游离鳍条完全形成;腹鳍形成。稚鱼期体型已基本接近成鱼,上颌骨后缘伸达前鳃盖骨,胸鳍6枚游离鳍条延长,腹鳍明显后移至背鳍基底中部下方。比较同属鱼类的早期发育特征,刀鲚仔稚鱼除了肌节数最多的特征之外,还具有鳞片形成时间较早,胸鳍游离鳍条延长时间较晚的特征。
调查期间,共采集到刀鲚仔稚鱼40,740尾(4.3~49.6mm),平均密度为198.7尾/网次。其体长频率分布呈双峰型,其中,高峰群体以前弯曲期仔鱼为主,优势体长为7~12mm,占总个体数的63.2%;而低峰群体为弯曲期仔鱼,优势体长为14~16mm,占总个体数的13.9%。从各月份来看,7月份的个体数和平均密度均达最大值,分别为37,236尾和1,128.4尾/网次。从各站位来看,以St.13最多,个体数和平均密度分别为26,550尾(5~24mm)和3,792.9尾/网次,体长7~13mm的前弯曲期仔鱼和10~18mm的弯曲期仔鱼,分别占63.2%和27.5%;而在St.9,处于前弯曲期、弯曲期仔鱼和后弯曲期仔鱼阶段的个体均有大量出现(4028尾),共占总量的88.8%,表明此站位点的碎波带水域适合于各个发育阶段的刀鲚仔稚鱼生长。从发育阶段来看,卵黄囊期仔鱼于5月和6月主要出现在St.6和St.7,而7月和8月则主要于St.9和St.11~13出现;前弯曲期和弯曲期仔鱼主要出现在6月和7月;后弯曲期仔鱼和稚鱼主要出现于7月和8月。
在St.4、St.6和St.13,刀鲚仔稚鱼的平均体长均随月份的增加而递增,表明刀鲚仔稚鱼以St.4、St.6、St.7、St.9和St.13的沿岸碎波带作为保育场;而在St.5和St.8平均体长的月变化趋势不一致,反映了其也存在偶尔利用碎波带作为暂时栖息地的现象。从各月在碎波带出现的刀鲚体长范围来看,虽然存在一定的差异,但10mm.左右的个体在6、7月份均出现在碎波带中。刀鲚仔稚鱼在长江口北支,仅7月在st.11~13、8月在St.13的分布量大于南支,而在南支的分布范围广于北支。通过对刀鲚仔稚鱼的时空分布和生长规律的分析,初步演绎出其在长江口沿岸碎波带的移动模式,可以分为两种移动路径。一种路径是刀鲚仔稚鱼从长江中下游的产卵场直接漂流到海洋生长;另一种路径则是先在碎波带滞留生长而后才到海洋生长。本研究中在碎波带水域采集到了大量的前弯曲期仔鱼和孵化后不久的卵黄囊期仔鱼,从而推测在长江口附近可能存在刀鲚的产卵场。
本研究结果表明,刀鲚仔稚鱼利用碎波带水域栖息生长,为了尽快地恢复刀鲚资源,应加强对该水域碎波带的有效保护,以确保刀鲚资源的补充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