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代戏曲木刻图像是叙事性的图像,叙事性是其本质。清代戏曲木刻绘画以一种定格化、切片化的图像,达到其叙事的目的。木刻绘画在对戏曲文本的“图像化”模仿过程中,反映着故事在时间中的进程与运动,这也使得戏曲木刻图像得以将时间空间化。戏曲木刻图像和戏曲故事一样都是在一定情节下的时间连续进程,但所呈现的是不同的空间片段,戏曲木刻图像是对戏曲语境的重构。由于个体对文本叙事的理解差异,其也导致了木刻图像丰富与多彩。戏曲木刻图像是对一定的戏曲故事情节的“再现”,是对人物、动作、场景的摹写,把戏曲文本的时间性在联觉的作用下转变成空间性的情节进程展现在木刻画面之中,也就形成了戏曲木刻图像的叙事性。换言之,叙事性是戏曲木刻版画的最典型特征,叙事性使其有别于门神、吉祥图案等象征性较强的木刻版画。文章的第一章对清代戏曲版画的发展背景作以简述,并对清代戏曲版画这一概念作了一定的梳理与界定。在文章的第二章中,笔者首先对图像叙事性进行了学理上的阐释,并以此为研究清代戏曲版画的逻辑起点,对清代戏曲版画的题材、构图、动态造型及色彩与叙事性之间的相互关系等作了较为详细和深入的研究。在文章的第三章中,笔者进一步对清代戏曲版画叙事性特质的成因作了探析,认为版画对于戏曲文学故事的图像化模仿,清代小说文学样式的繁荣与发达,以及版画在民间文化中流布传播等的诸种需要造就了清代戏曲版画叙事性特质的成因。文章的第四章力图尝试从版画的技术层面论述其与叙事性的相互关系,诸如“线刻”、“疏密”、“曲直”等与叙事性的内在联系。文章的结语部分对清代戏曲版画叙事性的研究作了简要的回顾,并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作了总结,同时也对未来人们对于清代戏曲版画叙事性研究作了展望。总之,与其他类型的版刻绘画相比较,叙事性是清代戏曲本身的最为重要的也是最为典型的特征,也正是由于此本论文试图以叙事性为学理上的逻辑起点对清代的戏曲版画进行深入的研究。当今正处于海德格尔所说的“图像转向”的时代,对清代戏曲木刻图像叙事性研究的重要意义也正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