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简研究三题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dapao123456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第一辑)共有9篇文献,包括《尹至》、《尹诰》、《程寤》、《保训》、《耆夜》、《金縢》、《皇门》、《祭公》和《楚居》。其中诸多简文可与传世今文《尚书》对读,本文主要以《尹至》、《耆夜》和《金縢》三篇为研究对象。全文除绪论主要分为三大部分:一、以目前学术界的成果为基础,综合传世文献《国语·晋语》、《孙子》、《慎大》、《古本竹书纪年》与清华简《尹至》、《赤鹄之集汤之屋》,对其中关于“伊尹间夏”之事的记载进行了比较。可知,虽然这些文献所记载商汤灭夏的原因各不相同,但“伊尹间夏”是这些文献共同点。因此,清华简《尹至》所载“伊尹间夏”当有相关文献为依据,有着较高的史料价值。由于各文献记述的目的不同,在对“伊尹间夏”的叙述上会形成差异,而这些差异不仅有助于全面、多维地了解相关史事,更可以管窥先秦典籍传承之流脉。二、戡黎问题,是学界聚讼的经史难题。其争论的焦点有两点,分别是戡黎“西伯”是何人及“黎(耆)”的地理位置。由于对这两点的认知不同,传世说法可以分为四种:一、文王戡黎说;二、武王戡黎说;三、阙疑说;四、各戡耆黎说。从汉至唐,学者多认为“西伯”指文王,宋代则有学者以“武王”为“西伯”,从宋指清,文王戡黎和武王戡黎,学者各有所主。清华简《耆夜》明确指出武王八年戡黎,证明宋儒的“武王戡黎说”有一定的渊源。综比各类文献,“武王戡黎说”缺乏令人信服的证据,因此不能轻易否定“文王戡黎”之旧说。三、《金縢》系今文《尚书·周书》之篇目,其真伪与成书年代为学界所争议,宋代程颐和明代王廉都认为《金縢》是伪书。在成书年代方面,目前学界有四种说法:一、西周说;二、东周说;三、春秋说;四、战国说。通过将清华简《金縢》和《尚书·金縢》的文本内容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发现除部分异文外,简本《金縢》与传世本《金縢》有着高度近似的词汇与语句,证明传世本《金縢》并非伪作。“孺子”一词在春秋时期,其含义为“嫡长为后者”,而非指童稚;战国时,“孺子”一词多为“童稚”之意。与传世本《金縢》相比较,清华简《金縢》中多出一句“成王由幼在位”,其为著者所加,意在解释“孺子”,是以“童稚”释“孺子”。由此可以证明传世本《金縢》的成书年代要早于简本《金縢》,其成书年代不晚于春秋时期。
其他文献
结合相关工作经验,论述了橡胶坝的特点,探讨了橡胶坝在河道治理工程中的应用。
禽霍乱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此病流行较广,危害较大,迄今我国曾研制多种灭能苗和弱毒菌苗,对控制本病流行起到一定作用,但该菌苗的安全性及免疫期仍不
<正> 短桩育肥牛,是红五月乡建设村养育肥牛的传统习惯。1978年以前这个村虽然养牛较多,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但养牛业基本上是任其自然发展。一些户丧失养牛信心,群众得不到经
骑自行车出行有很多好处,既低碳环保,又锻炼身体。不仅如此,在西班牙的安达卢西亚省,骑自行车上班甚至可以加薪。  最近,该省新制定了一项可持续性出行计划,对步行、騎自行车以及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上班的员工给予奖励:每天最多可少工作7.5分钟,同时工资还会有所提高;公司对员工提供贷款,用于自行车的购买和保养。  安达卢西亚省政府在一次通报中表示,这些补助措施可以促使员工选择低碳环保的出行方式,既可以避免员
目的:观察西咪替丁佐冶水痘的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从2000年1月到2006年12月共收冶80例水痘住院病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西咪替丁静滴治疗
在小学教育过程当中,计算机教学是重要的组成内容之一,它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另一方面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为学生之后的学习奠定基础。本文针对小
自2009年4月14日,国家体育总局与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的通知》至2015年7月22日教育部等6部门印发《关于加快开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标志着我国校园足球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三年多来,人们围绕校园足球的不同论域而开展了一系列的专题研究,得出了诸多的结论,为校园足球的推进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观察法等体育科研方法,以扬州市3
中国人民解放军武汉部队某团学习毛主席著作的经验在报纸上发表以后,受到各级党政机关和工矿企业的普遍重视,许多同志都在认真学习这些经验,并准备把它运用到自己工作的单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改善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为此,人们对现有旅游产品的需求呈现多元化趋势。但是,陕西作为旅游大省,在旅游产品结构上存
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为人们越来越多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提供了条件。随之而来的结果却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日益激烈、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生态系统的污染变得更加严重。如何在当今高度发达的经济中保持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足一个全球性问题。构建当代中国生态文明不单单要求碧海蓝天的生存环境,而是在人与自然的整体发展基础之上寄希望于看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为生命的价值和人的存在寻找至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