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肺主皮毛”理论源自《黄帝内经》,书中多处记载肺与皮毛的关系,对两者间的生理病理联系给予了详细的描述,但后世医家对此阐发甚少。肺通过宣发卫气温养皮毛,同时在呼吸功能、水液代谢及防治未病等方面需要“皮毛”对肺的辅助。肺部疾患或直接反应于皮毛,或影响皮毛之功能;病发于“皮毛”者提示可能有肺部的病理改变,也表明可以通过治肺来治疗皮肤病。在皮肤病中,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多见。据统计,皮肤过敏约占全部过敏性疾病的50%;另外,在全部皮肤疾病中约有半数属于过敏性或与过敏有关的皮肤病。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包括荨麻疹、血管性水肿、接触过敏性皮炎、药物性皮炎、湿疹、多形性红斑等。因此,研究“肺主皮毛”理论对于治疗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具有现实的重要意义。本论文针对文献资料采用横向梳理的方法,对“肺主皮毛”理论的内涵和实质以及临床意义进行深入探讨。论文正文从理论研究、实质研究、临床指导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的治疗及抗过敏中药及复方的药理作用等四个方面对中医学“肺主皮毛”理论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文献研究。第一部分是“肺主皮毛”理论的文献研究。通过整理和分析自《黄帝内经》以来历代医家关于肺与皮毛的论述,从肺与皮毛的生理功能角度说明“肺主皮毛”的生理内涵;从肺与皮毛的病理表现说明“肺主皮毛”的病理意义;归纳两者的关系以阐释“肺主皮毛”理论概念的具体内涵,即肺通过宣发卫气从生理病理两个方面对皮毛行使主宰作用,影响皮毛的功能活动;同时皮毛的生理病理亦能影响和反应于肺。针对现代对“肺主皮毛”理论的认识较为单一,重申了“肺主皮毛”理论研究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此部分的文献考察和概念解析是继续本课题的理论铺垫。第二部分总结关于肺与皮毛的现代研究。通过肺与皮毛在免疫功能、生理功能、病理影响等方面的实验研究,发现组胚学认为肺与皮毛都由外胚层发育而来;免疫学认为黏膜免疫系统免疫反应可发生于肺系和皮肤黏膜中,两者在机械性防御和化学性防御方面关系密切;两者在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两方面亦密切相关。证实了两者在生物进化、组织结构、生理病理、免疫反应上有着“天生生就”、相辅相成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探讨两者在微观医学和交叉学科中反应出的功能特征,以阐发“肺主皮毛”之实质,从而为研究“肺主皮毛”理论奠定客观的物质基础。第三部分以临床常见变态反应性疾病中的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如湿疹、荨麻疹及药疹为例,归纳其病因病机为脏腑不调、外邪内合,卫表不固、外感六淫,内伤情志、气血失和,禀赋不耐、伤于药食及遗传体质、接触异物五个方面。总结在临证中常见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湿疹、荨麻疹及药疹的辨证分型。分析“肺主皮毛”理论指导下本类疾病的治则治法,包括疏风宣肺法、清里解表法、补气固肺法及滋阴润燥法四大类。研究“肺主皮毛”理论对临床的指导作用及如何运用其指导进行具体的辨证论治。并列能说明此问题的名家临证医案,以加深对“肺主皮毛”理论临床运用的认识和理解,拓展其临床实用价值。第四部分为临床常用于变态反应性皮肤病,且能够反应“肺主皮毛”理论治则之方药的现代药理研究。选取疏风解表类及清热解毒类方药以体现“肺主皮毛”理论的指导意义。荆芥、防风、蝉蜕、黄芩等内服外用对于变态反应性皮肤病都有较为明显的疗效,能抑制过敏介质的释放、对抗过敏介质、改善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复方以过敏煎、消风散、麻杏石甘汤、玉屏风散和银翘散为例,主要免疫作用包括抗组胺作用,改善血清IgE值,抗过敏及免疫抑制作用如抑制Ⅰ型和Ⅳ型超敏反应,影响免疫细胞如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调节Th1/Th2平衡,有双向调节作用,且毒副作用小。单味药和方剂的药理研究,有助于临床用药组方。从临床中药学的角度肯定了“肺主皮毛”理论具体运用于临床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结语与讨论部分从文献和实验两方面分析了对“肺主皮毛”理论的总体认识,并结合临床研究探讨了“肺主皮毛”理论对于治疗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的指导作用。附录一通过对属于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的荨麻疹,进行关于中医治疗方面的文献整理分析。总结荨麻疹的病因病机为六淫侵袭、兼挟为病,脏腑不调、七情内伤和禀赋不耐、内外合邪三大类。对治疗本病的古医籍进行分析,结合时间纵轴,发现对本病的治疗早期以外治为主;至宋金元时期重视脏腑辨证;明代注重内外兼治;而清代为集大成时期,重视辨证论治。现代以赵炳南、朱仁康等名医为代表,根据老专家的经验归纳了本病的治法方药。通过说明“肺主皮毛”理论在临证治疗荨麻疹时的应用情况,体现其临床价值。附录二为论文选题前对过敏性疾病中医治疗的文献研究概述,体现了从肺论治和从风论治过敏性疾病的实用价值。综观全文,可以得出:“肺主皮毛”理论指肺与皮毛在生理病理方面关系密切,肺主皮毛的功能活动,皮毛反映且辅助肺的功能活动。“肺主皮毛”是中医基础理论中对肺与皮毛关系的高度概括,两者在微观结构、免疫反应、治疗用药等方面关系的研究能够指导临床实践,尤其是对治疗皮肤病中的疑难病如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具有指导作用。通过研究“肺主皮毛”理论为中医理论现代化及中医药研究客观化提供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