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共中央,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于2007年4月29日全面启动了“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2007年5月份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的文件,文件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建立健全学校体育工作机制,充分保证学校体育课和学生体育活动,培养青少年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青少年热爱体育、崇尚运动、健康向上的良好风气和全社会珍视健康、重视体育的浓厚氛围,广泛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鼓励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形成青少年体育锻炼的热潮”,“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这无疑为青少年参加课外体育锻炼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和平台,为学校更加广泛深入地开展课外体育锻炼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因此,在这样的政策背景下学校体育的作用变得日益突出,学校体育的任务也变得更加明确和艰巨。学校体育锻炼不仅是全民健身的热点,通过积极主动的身体活动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它还是终身体育的重要环节,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体质基础,同时还培养广大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习惯和能力。我们要认识体育锻炼在学校体育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进一步激发他们对体育活动的参与意识,培养他们的健康意识与行为,为现代化建设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阳光体育运动”在各地开展得并不均衡,尤其一些学校因教学管理、场地器材、学生健康意识等原因,“阳光体育运动”没有从实质上很好地展开。高校的体育教育是学生体育教育的终点站,对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的培育和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开展好“阳光体育运动”将对高校体育教育工作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力。因此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山东省高校“阳光体育运动”执行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在研究过程中得出了以下结论:结论1研究表明对“阳光体育运动”,大多数学校重视程度不够,缺乏系统的行动计划,很多细则没有完成,总体现状不容乐观,但考虑到教育部在三年时间上的安排以及有一个渐进的过程,相对来说还是有了一个较好的开端。2通过横向和纵向地比较发现,“阳光体育运动”开展情况的好坏和学校的归属等级没有必然的联系。3通过调查研究得出,高校体育课程、教学应当在上课时间、教学周期、教学内容、实践理论课比例、教师知识结构、教学目标、教学制度等多方面有相应的改革措施。应把加强学生对体育锻炼的意义认识,提高自觉观念;加大资金投入,扩大运动场地增添设施;要求教育部有关部门对学校加强管理,及时监督检查,作为促进“阳光体育运动”的工作重点。建议本文通过对影响山东省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开展原因的调查研究,找到主要原因是课外体育活动,并针对场地器材、学生认知行为脱节、学校领导不重视等进行了分析总结,利用特尔菲法研究,并结合“阳光体育运动”所需的教学改革内容,提出如下建议:1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使学生的体育锻炼能贯穿整个生命阶段,而不仅仅是在被教育时期,学校体育教育应当把这点作为主要目标,并为防止学生认知行为的脱节应采取一些“强迫”手段。2学校应当尽量扩大运动场地增添设施,学生自己也应当购置一些小型的运动器材弥补不足。3教育部门应尽早出台相应的监督检查制度,设置专门机构,量化考核指标,使之成为校长业绩考核的主要内容,对把学生健康当儿戏,钻法规、制度空子的行为应当给予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