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综放开采具有回采成本低、地质条件变化适应性强,高产高效等优势,已成为我国厚煤层开采的主要方法之一。国内外学者围绕此项开采技术开展了大量理论与试验研究,并取得丰硕研究成果,但在顶煤放出率与工序设备的配合方面仍需进一步探究。首先,存在采出率相对较低的问题,因此,需要明确破碎后顶煤在支架上方的流动及放出规律,基于此规律指导放煤工艺的选取、放煤终止原则的确定,以尽可能的提高工作面回收率、降低含矸率;其次,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综放开采具有回采成本低、地质条件变化适应性强,高产高效等优势,已成为我国厚煤层开采的主要方法之一。国内外学者围绕此项开采技术开展了大量理论与试验研究,并取得丰硕研究成果,但在顶煤放出率与工序设备的配合方面仍需进一步探究。首先,存在采出率相对较低的问题,因此,需要明确破碎后顶煤在支架上方的流动及放出规律,基于此规律指导放煤工艺的选取、放煤终止原则的确定,以尽可能的提高工作面回收率、降低含矸率;其次,综放开采工艺复杂,需针对工序与设备的时空配合关系开展研究,以使各工序间配合更加紧密,充分发挥设备生产能力。本文以王家岭煤矿12309工作面为工程背景,运用极限平衡理论研究了顶煤体采动应力场演化规律,揭示了应力场中顶煤的受力状态及破碎机理,并进行了顶煤破碎块度现场实测。以所测顶煤块度为依据,采用离散元颗粒流程序(PFC),建立散体放煤数值模型,探究了煤矸分界线动态演化规律及放出体形态特征。基于上述研究,设计了不同工艺参数组合的数值模拟试验,围绕多个放煤周期内的顶煤损失规律展开研究,明晰了不同放煤工艺参数对顶煤放出效果的影响,确定了适合于12309工作面的合理放煤工艺参数及放煤终止原则。根据所得合理放煤参数,运用理论分析的方法,研究了综放开采工序与设备的时空配合关系。(1)推导得出综放采场塑性区及弹性区支承压力分布表达式,得到了支承压力峰值距煤壁的距离为14.8 m,影响范围为44.3 m,并绘制了分布曲线。结合莫尔应力圆分析了顶煤破碎机理,通过顶煤破碎块度现场实测,得到了粒径在4.0~9.2 cm、9.2~14.4 cm、14.4~19.6 cm、19.6~24.8 cm、24.8~30 cm的顶煤块体所占平均质量百分比分别为18.96%、32.64%、23.47%、12.53%、12.40%。通过对不同块度的放出块体数量统计,得到了随着块度的增大,放出块体数量逐渐减少的规律。(2)研究了初始放煤及周期放煤过程中煤矸分界线的动态演化规律。设置标记点分析了等时间间隔内,不同位置的煤矸运移轨迹及速度,并运用抛物线描述了煤矸分界线形态。通过反演放出体发现,对于初始放出体与放煤时间较长时的周期放出体,整体形态为一个下部被支架掩护梁截割的椭球缺。而放煤时间较短时的周期放出体则类似于散体的突然垮塌。(3)设计不同放煤高度及放煤步距相互组合的9组数值模拟试验,统计得出多个步距内的顶煤流动差异及损失规律,并依据损失规律将煤损归纳为三种形式,分别阐述了三种煤损形式产生的机制。研究了放煤厚度及放煤步距对每一步距放煤量、放出煤矸颗粒集合体、采空区遗煤形态及不同损失位置的遗煤量等放煤效果的影响规律。在考虑割煤回收率的前提下,确定了适合12309工作面的合理放煤工艺参数为3 m放煤厚度、0.8 m放煤步距,煤层回收率为87.51%。(4)考虑相邻步距放煤之间存在的联系,反演过量放煤放出体并将其分为4个分区,围绕各分区占比及可放遗煤损失位置开展研究,研究发现过量放煤放出的顶煤颗粒中,仅约1/3的颗粒为过量放煤可放遗煤,并基于低含矸率、高回收率,提出适合于12309工作面生产实际的放煤终止原则为“见矸关窗”。(5)阐释了综放开采各工序的协调关系以及设备的配合关系。根据所得12309工作面合理放煤参数,分别研究了采煤机割煤速度、放煤速度以及割煤-移架系统的可靠度,确定了前、后刮板输送机的运载协调关系。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类社会对资源的需求也不断增加,从而加剧了地下资源的开采,例如:煤炭、天然气、石油等自然资源开采。当采空区形成之后,采空区周围岩层的原始应力状态发生变化,周围岩层以及地表发生形变、移动,直至达到新的应力平衡。而在此过程中,可能会导致采空区上方建筑物产生破坏、坍塌,从而造成公民生命财产的损失。因此,研究地表形变与开采时间的关系对采空区地表变形防治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主
大同煤田石炭-二叠煤系地层受到印支期和燕山期大面积的火成岩侵入,对煤层结构产生了极大破坏并降低了煤的利用价值,严重影响了煤矿的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研究火成岩空间分布特征、形态学特征和煤与火成岩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对煤矿安全高效的开采、完善煤接触变质作用的研究有重要的工程和科学意义。通过分析大同煤田7个井田的地质勘探资料、地质编录和样品测试分析等手段,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对大同煤田北部石炭-二叠含煤地
近年来,煤炭资源的不断开采形成了大量采空区,对地表造成了多种形式的破坏,包括:滑坡、地裂缝、塌陷坑等,同时开采对采空区上方建构筑物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坏,导致矿区与周围居民矛盾尖锐。传统的解决方法是进行静态预测,而开采沉陷在时间和空间上是一个复杂的四维变化过程,静态预测因无法体现动态变化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缺陷,此时依据动态移动变形规律建立动态沉陷预测模型就显得尤为重要,矿方可根据动态预测模型对受扰动的
地裂缝作为开采沉陷损害地表环境的主要形式之一,时刻威胁着人民生产生活的安全。不同地质采矿条件下地表移动变形规律存在明显的差异性,特别是山西省境内黄土覆盖地区较多,此条件下受采动影响更易产生地裂缝,因此对于上覆岩层移动变形及地裂缝发育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至关重要。本文以山西省境内多处矿区采煤引起的地表非连续变形为研究背景,采用现场调查、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等方法对不同土岩比条件下开采覆岩及地表非连续移动
采空区下方煤体采掘过程中,不仅会承受上方遗留煤柱集中应力的作用,而且会伴有爆破、打钻、采煤机割煤等机械运转和瓦斯突出等动态活动,极易引发采空区上方顶板的二次断裂垮落、断层滑移等动载扰动,动载应力波传播至下方巷道,可能诱发冲击地压等动力灾害事故。本文针对上述研究背景,综合采用了室内力学实验、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等相结合的方法,运用岩石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弹性力学和岩石动力学等
日益紧张的能源问题和环境问题促使能源结构的变革,在该变革过程中,地热能以其蕴藏量丰富、分布广泛、单位成本低及可再生的特点脱颖而出,将有可能成为未来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建造人工热储的方法一般可分为三大类:水力压裂、热激发、化学激发。花岗岩作为地热资源开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热冲击、化学激发过程中岩石会发生破裂,导致其微观孔隙裂隙的萌生,扩展和演化,这一过程导致了其宏观力学性能的降低,但大大改善了花
煤层开采过程中由于地下水不断涌出,经常造成井下水仓水位超限,对正常生产秩序造成较大干扰,甚至对井下人员的安全造成威胁。井下水仓相互之间距离较远,目前存在有信息传输方式单一,水位信息共享程度不足等缺点,影响着煤矿井下水位的安全测控。为进一步完善煤矿井下水位测控方式,课题在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融合多种传输协议,具备较强数据交互能力的井下水位测控系统,实现了水位信息的数字化测控,提升了矿井水位
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常规能源供不应求的现象与日俱增,能源结构逐渐向低碳化转型。我国低变质煤层储量丰富,针对低变质煤层开采难度大、利用价值低等特点,太原理工大学赵阳升院士团队提出了原位注热蒸汽开采理论,以山西能源转型为背景,基于原位改性理论,本文以低变质煤中长焰煤为研究对象,通过低温液氮实验、高压压汞实验、精细显微CT扫描及数值模拟方法对不同温度过热水蒸汽热解长焰煤的孔裂隙结构进行了研究,得到以
注浆法是控制围岩变形,提高围岩稳定性的一种常用技术手段。目前注浆加固工程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由于注浆工程的隐蔽性,注浆理论的发展则远远滞后于工程实践,注浆工程尤其是裂隙注浆仍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浆液在裂隙中最终扩散距离以及注浆对岩体结构的影响难以查明;注浆参数的确定、注浆工程的设计很大程度上依赖施工经验,这些问题都严重制约着注浆理论的发展。本文采用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针对无地下水影
我国中西部许多矿井中分布有大量的柱式采空区,形成了空间上密集分布的遗留群柱。在邻近蹬空煤层的上行采动影响下,柱式采空区某一区域遗留煤柱的承载性能会逐渐降低,发生由表及里地破裂,可能引发遗留群柱局部或大面积链式失稳,破坏层间岩层及蹬空遗煤的整体性、连续性和稳定性,严重影响上行开采的安全性。现有研究并未揭示上行采动影响对柱式采空区遗留群柱体系稳定性的动态扰动机理,这是保障安全开采的关键科学问题之一。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