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系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动力,成为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保障。但是,大型电力系统一旦发生故障,若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可能会造成事故扩大、电网稳定破坏、大面积停电、设备损坏等严重事故,给社会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因此,自从电力系统诞生以来,无数的电力行业专家、学者,就没有停止过对如何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方面的探索。随着微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继电保护技术发生了新的飞跃,计算机技术在继电保护产品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继电保护技术及其装置应用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然而,多年的经验表明,继电保护装置正确动作率的高低,除了装置质量因素外,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设计、安装、调试和运行维护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敬业精神。上世纪九十年代有人做过统计,我国在220kV及以上系统继电保护的不正确动作次数中,由于各种人为因素造成的约占50%,运行人员(包括继电保护及运行值班)因素造成的占30%多。所以,加强继电保护技术监督,实行全面过程管理,不断提高继电保护人员素质,不断提高继电保护技术及其装置运行管理水平,仍然是电力行业的重要工作。为了提高继电保护人员的综合素质,充分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地运行,电力部门相继颁发了相关的规程、规定、反事故措施等种种文件。如果所有电力企业都严格按照相关规程、规定和反事故措施执行,电力事故发生的概率必将大大降低。尤其有些电力事故,多年以来虽然经过多次反事故措施,仍然不断重复发生,给国民经济造成严重损失,教训异常深刻。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为了降低电力系统事故发生的概率,尤其是人为因素造成的事故,就需要从事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相关人员加强工作责任心,从设计、安装、调试、验收等各个环节都严格按照规程执行,将以前的教训变为宝贵的经验,从而最大限度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可靠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