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南芥BAG基因突变体的表型分析及超表达载体的构建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llen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BAG家族蛋白(Bcl-2-associated anthanogene family proteins)最初是从哺乳动物鉴定到,因能够与抗凋亡蛋白Bcl2结合并促进细胞生存而得名(Takayama et al.1995)。拟南芥基因组含有8个BAG蛋白,它们编码的蛋白分子都含有BAG结构域(BAG domain)。根据这些蛋白所含其它保守序列的情况可将拟南芥BAG蛋白家族分为三类:(1)人类BAG1在植物中的直向同源物:AtBAG1,AtBAG2,AtBAG3和AtBAG4,它们都带有泛素类的结构域;(2)除BAG结构域外,无其它保守序列:AtBAG5;(3)含有钙调素结合结构域,可能受Ca2+的调控:AtBAG6;AtBAG7和AtBAG8。但这些BAG蛋白在拟南芥体内的功能尚不清楚。 为了探索拟南芥BAG蛋白的功能,我们从TAIR(The Arabidopsis Information Resources)突变体库鉴定了两种BAG蛋白基因(AtBAG4和AtBAG7)的纯合突变体,并分析了它们的表型变化。发现这些突变体在正常的生长条件下与野生型(Columbia型)没有明显的表型区别,都能够正常生长发育、开花和结实。之后进一步分析了盐胁迫、氧化胁迫、高温胁迫、UVB辐射等逆境胁迫对这些突变体的影响。结果显示突变体对盐胁迫比野生型敏感,在50 mM的NaCl处理条件下突变体停止生长,逐渐枯萎死亡,但野生型在此条件下却能够生存。说明BAG蛋白可能在拟南芥的抗盐胁迫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在实验室内所试的氧化胁迫条件下,同样浓度H2O2处理下的突变体比野生型的叶绿素含量低,表明该基因缺失的突变体增加了对H2O2反应的敏感性。高温胁迫和UVB辐射条件下初步断定野生型和突变体拟南芥并无明显差别。 为了进一步证实BAG蛋白在拟南芥抗盐胁迫方面的作用,我们构建了超量表达AtBAG4、AtBAG7与绿色荧光蛋白(GFP)融合蛋白的植物表达载体pBI12-GFP-AtBAG7和pBI12-GFP-AtBAG4,转化拟南芥,获得了转基因种子,并筛选获得了T1代转基因植株。为研究基因超量表达对拟南芥表型的影响、BAG蛋白在拟南芥细胞内的动态分布打下了基础。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畜禽养殖业向着规模化方向发展,畜禽粪污的产量也日渐增大。现养殖场多采用“养—沼—灌”的生态模式,畜禽粪污厌氧发酵后产沼气利用,沼液回灌还田。
会议
本文通过轴压试验和有限元方法对普通及不同加肋方式的L形钢管混凝土短柱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试验及理论结果,选择出最优的纵向加劲肋设置方式。采用工程实际尺寸对最优加肋
会议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