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由于WTO各项协商进度缓慢,难以达成一致意见,主要国家纷纷将经贸政策重点转向发展自由贸易区。区域化的自由贸易协定因为涉及国家较少,运作方式灵活多变,在全球范围内发展迅速,目前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被誉为是WTO框架协议的有效补充。
而作为地理位置相近,产业结构互补的大中华经济经济圈建设也逐步提上了议事日程,2004年签订的CEPA(Closer Economic Partnership Arrangement),即《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以及2010年签订的ECFA(Economic Cooperation Framework Agreement),即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都标志着我国对大中华经济圈建设的重视,尤其是ECFA 的签订,为大中华经济圈的真正建立消除了障碍。
本文正是基于大中华经济圈建立的关键时期,针对建立经济圈的利益和损失,利用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CGE)进行量化分析,以期为我国更有效的推进自由贸易区建设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为达到这一研究目标,本论文的研究框架安排如下:
第一章通过对中国参与自由贸易区现状及未来趋势,引出研究问题的意义及背景,说明本文的研究结构及研究方法、内容和创新之处。
第二章回顾了自由贸易区研究的核心理论和实证模型,同时对国内外对大中华经济圈研究相关理论的研究现状做了文献综述。
第三章着重介绍本研究所使用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及其后台计算工具GEMPACK模型的理论结构、数据来源和求解原理,为后文的模拟分析提供理论支撑。
第四章简述大中华经济圈的经贸现状,并根据2004年以来成立的自由贸易区及主要关税减让情况,进行基期的调整。并根据大中华经济圈参与方经济特点及未来趋势,重点对农产品关税减让进行模拟假设。
第五章是对根据两岸四地贸易开放程度设定五个模拟假设,并进行假设模拟。五个主要假设分别为:大陆单方面开放农业行业;台湾对大陆、香港半开放农业行业;两岸四地完全开放农业行业;大陆单方面开放所有行业;两岸四地完全开放所有行业。
第六章是全文研究总结,主要得出结论认为:海峡两岸对所有农产品关税进行对等取消,能够使台湾、大陆农业行业收益较大;两岸四地完全开放所有产品贸易将会使大中华地区社会福利获得最大增幅,且会最大程度提升大中华经济圈对外贸易总量。